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8部分

快讓這兩個阿拉伯國家走到一起,在共和國的幫助下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

正是如此,裴承毅在2044年3月份的中東之行的第二站就是巴格達。

因為共和國一直在幫助伊拉克擺脫伊朗的影響,而要讓伊拉克獨立強大,就得為其打造一支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所以裴承毅在巴格達的的主要工作就是商討軍事問題,為伊拉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

當然,裴承毅沒有忘記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提出在伊拉克國防軍與敘利亞國防軍的基礎上,成立一支“阿拉伯聯盟軍事力量”,並且承諾為這支軍事力量提供非物資方面的各種援助。為了讓伊拉克當局能夠接受這個提議,裴承毅提出了分成幾個階段組建聯盟軍隊的辦法,比如首先由雙方各派遣一支旅級部隊組成一支“聯盟軍”,透過合作訓練與執行非戰鬥任務來促進相互瞭解,然後再穩步擴大規模,並且在相互交流的時候就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進行談判。

實際上,裴承毅的擔心有點多餘。

因為伊拉克與敘利亞的軍隊已經在中東戰爭中合作過,而且在停火後,伊拉克還派遣軍隊參加了敘利亞北部地區的救災行動,所以伊拉克當局對成立聯合軍的提議很有興趣,加上共和國願意提供幫助,伊拉克當局更加不會拒絕了。因為已經在大馬士革得到了敘利亞當局的肯定答覆,所以裴承毅在巴格達取得了阿拉伯6國之行的第一個成果。

雖然這是個還沒有落實的成果,但是比起後面的遭遇,這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成果。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11章 統一程序

在安曼,裴承毅首次嚐到了閉門羹。

雖然約旦當局非常重視來訪的共和國國防部長,非常熱情的款待了裴承毅,但是作為中東地區不折不扣的小國,約旦的外交政策非常保守,既沒有完全投靠美國、又沒有過分依賴共和國,也就沒有讓裴承毅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覺。

雖然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方面,約旦超過了阿聯酋、科威特、卡達、黎巴嫩、巴林等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國土面積甚至比以色列都要大得多,但是論綜合國力,別說跟以色列比,約旦甚至不如阿聯酋、科威特與卡達,僅比戰亂了幾十年的黎巴嫩、以及國土面積不到1000平方千米的巴林稍微強一點。

與中東地區的所有阿拉伯國家一樣,約旦有一段不那麼光彩的歷史。

古代的約旦先後被數個帝國統治,進入近現代,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崩瓦解,約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成立酋長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獲得獨立地位,成立了外約旦雜湊姆王國。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約旦佔領了約旦河西岸4800平方千米土地,並且在大約2年後與之合併為約旦雜湊姆王國。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約旦河西岸,隨後20多年間,中東局勢急劇變化,曾經鐵板一塊的阿拉伯國家聯盟土崩瓦解,國家實力弱小的約旦獨木難支,不得不在1988年宣佈放棄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律與行政權,並且在6年之內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隨後收回了被以色列佔領的數百平方千米國土。

雖然從時間上看,約旦是在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戴維營協議,也就是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宣佈結束戰爭狀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之後,才與以色列和解,最終倒向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但是從轉型速度、以及轉變力度上看,約旦遠超過埃及,早已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特別是在以色列周邊地區最重要的盟友。

約旦能夠迅速轉型,主要就是地窄人少,國家容易控制與管理。

正是如此,自從與美國簽署和平協議,投靠美國之後,約旦對外政策一直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延續了數十年。即便在伊朗戰爭期間,約旦的態度也很暖昧,只是透過名存實亡的阿盟發表了一份譴責美國的宣告。

中東戰爭期間,約旦更是嚴守中立,既不支援美國、也不支援共和國。雖然這一態度對共和國比較有利,畢竟在南方戰線上,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大後方為共和國軍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美國卻只能在狹小的以色列國土上騰挪,但是約旦卻沒有能夠討好任何一方,甚至因此與美國產生隔閡。

對於約旦這樣的國家,共和國也沒抱多大的希望。

事實上,一個國土面積不到10萬平方十米、人口不到800萬、幾乎沒有什麼貴重資源的國家也搞不出什麼名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