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0部分

用日本發起超限戰爭的機會,引發了規模更大的金融風暴,並且將金融危機演變成為全球性大蕭條,達到了對世界格局重新洗牌的目的。受此影響,美國沒能順利拉攏歐盟,反而在大蕭條期間不得不高築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企業。

對歐洲人來說,從2020年到2040年的20年,絕對是重新認識世界的20年。

要知道,在這20年間,很多歐洲人對遙遠的東方世界有了新的認識,也對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的關係有了新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在這20年間發生的很多事情,讓大陸國家的歐洲人對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

在大蕭條期間,美國做得最錯的一件事情就是利用英國來壓制歐盟。

當時,美國做得最過分的事情就是在英國加入歐元區的問題上大做文章,讓歐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眾所周知,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沉重打擊了英國的金融體系,使英國喪失了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歸根結底,不是英國不夠強大,也不是倫敦的影響力不夠大,而是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而是堅持保持獨立貨幣,從而無法與其他歐洲國家合作,對付金融危機產生的衝擊。雖然在當時看來,英國是因禍得福,因為沒有加入歐元區,避開了波及整個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並且透過英鎊貶值,將危機轉嫁給了其他國家,但是在緊接著到來的大蕭條中,英國的處境就變得格外艱難了。要知道,大蕭條是經濟危機,而且是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不僅僅是金融危機,別說英國,就連美國都得透過貿易壁壘來保護國家利益,歐元區的歐洲國家更是拼命抵抗美國的壓力,因此而倒向共和國。

以當時的情況,英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入歐元區,二是完全倒向美國。

顯然,後者的危害性更大。在2021年的時候,華爾街的幾家投資銀行就給英國當局開出了“解藥”,即接受他們的金融改革方案,而他們則為英國當局提供融資。顯然,這不是解藥,而是毒藥。如果英國政府採納了華爾街的方案,結果就是淪落為美國投資銀行手中的玩偶,希臘就是英國的前車之鑑。事實上,決策權不是在英國政府手裡,而是在英國的選民手裡。

可以說,保守黨能夠在大蕭條初期堅持下去,就是因為沒有上當受騙。

也就是說,英國當局選擇了前者,即透過加入歐元區,利用整個歐盟的力量來對抗大蕭條。

事實上,這條路確實走對了。

整個大蕭條期間,英國的經濟並沒有出現嚴重問題,失業率一直控制在10%左右,而在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期間,英國的失業率最多的時候接近15%。由此可見,共和國與歐盟在大蕭條期間的相互優惠政策也幫了英國。

問題就在這裡,美國肯定不希望英國與大陸國家混到一起,最終成為真正的歐洲國家。

受此影響,美國當局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透過製造醜聞,讓保守黨政府下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神通廣大,加上英美維持了幾十年的同盟關係,在一系列醜聞的打擊下,保守黨政府沒能堅持到最後,但是美國當局並沒完全得逞,畢竟保守黨在大蕭條期間的一系列經濟政策挽救了英國,爭取到了足夠多的選民。也正是如此,英國政局才會混亂不堪,出現三黨同大的局面。

不管怎麼說,到了21世紀40年代末,沒有歐洲人把美國當成真正的盟友。

事實上,就連英國人都認為美國是靠不住的盟友。要知道,英國為了加入歐元區,不但導致保守黨政府垮臺、進入了政治動盪期,還因為華爾街的金融大鱷阻擊英鎊,損失了數萬億歐元,使英國經濟在大蕭條後期半死不活,從而被義大利超越,淪落為二流國家。如果不是保守黨擁有東山再起的實力,迫使工黨與自民黨聯合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視經濟問題,恐怕英國還會被西班牙超越。

總的來說,在半島電視臺放出了美國有可能肢解歐盟的風聲後,局勢就不再平靜了。

可以說,就連顏靖寧在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訪問工作都受到了影響。

當時,歐洲人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有沒有必要在沒有英國的情況下,即以大陸國家為主來推動一體化程序。

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問題。

因為英國是歐元區國家,如果把英國排除在一體化程序之外,就得擔心英國利用歐元做文章。要知道,英國要想對付歐盟,辦法多的是,而且根本防不了。別的不說,只要英國當局加大財政赤字,就能讓歐元遭到重創,從而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