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離開空降場之後,李東石先讓空降1533營派出偵察兵。

西里古裡是印度東部地區的咽喉,屬於最重要的戰略據點。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印軍就開始加強西里古裡的防禦建設。藏南衝突後,印軍再次提高了西里古裡的防禦力量。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在過去三年間,印軍為了加固西里古裡的防禦力量,消耗了數百萬方鋼筋混凝土。

對世界頭號水泥與鋼鐵生產國來說,用掉幾百萬噸水泥與幾百萬噸鋼材,根本算不了什麼。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決定讓77軍攻打西里古裡。

李東石不是笨蛋,空降153旅再厲害,也不是擅長啃硬骨頭的裝甲部隊。

空降153旅的主戰裝備仍然是在日本戰爭時嶄露頭角的KZ…24系列空降戰車,只是由當初的A型變成了C型。與初期型號相比,C型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火力上,30毫米電磁炮除了能夠發射穿甲彈與榴彈之外,還能發射專門用來對付堅固掩體的特種炮彈(攻打琉球島的戰鬥中,KZ…24型空降戰車就暴露出無法對付堅固工事的問題,很多時候不得不讓步兵下車使用反坦克導彈摧毀敵人陣地上的防禦工事)。防禦上,專門為空降戰車研製的裝甲元件的防禦強度比初期型號提高了50%,在配備“全方位防禦元件”的情況下,戰車的戰鬥重量達到27噸,幾乎與DZ…31型主戰坦克相當,防護能力也接近主戰坦克的水準。機動性方面,在“裸車”的情況下,自重只有18噸,配備由低到高的3種防禦元件時,自重分別為22噸、24噸與27噸,為此採用了2臺輸出功率為550千瓦的電動機,即便在27噸自重的情況下,戰術機動效能也有足夠的保證。總體來說,KZ…24C型空降戰車的效能比A型提高了一大截,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當作主戰坦克使用。

問題是,空降戰車再厲害,也是空降戰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戰坦克。

更重要的是,KZ…24C基礎技術是20年代初的水準,即便改進再多,其根本問題也無法得到妥善解決。比如在至關重要的火力上,受車體空間(空降戰車必須具備搭載空降兵作戰的能力,載員艙佔了很大比例)、基本結構(戰車的承力結構受各艙室佈局的限制,在載員艙佔據車體一半以上空間的情況下,炮塔艙只能靠前設定)、作戰用途(空降戰車的首要任務是支援空降兵作戰,而不是反裝甲作戰)、彈藥配製(使用30毫米炮彈,能夠攜帶600發彈藥,如果配備更大口徑的電磁炮,彈藥基數將降低到無法忍受的地步)等多種原因的限制,KZ…24C就沒有采用大口徑電磁炮。雖然30毫米電磁炮發射的高速穿甲彈能夠對付所有第三代主戰坦克,但是對部分第四代主戰坦克與所有第五代主戰坦克都沒有多大威脅,也就很難與主戰坦克對抗。防護方面的問題也同樣存在,雖然KZ…24C在採用全方位防禦元件之後,對付穿甲彈的時候,正面裝甲的防護能力相當於1400毫米厚的均質軋製鋼板,能夠對抗包括所有120毫米穿甲彈與部分140毫米穿甲彈,甚至能夠對抗部分小口徑電磁炮發射的穿甲彈,但是隨著第四代主戰坦克採用140毫米坦克炮、大量新式穿甲彈陸續問世,以及第五代採用大口徑電磁炮,KZ…24C的防護能力已經不足以讓其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毫無顧忌的與對手作戰了。

作為身經百戰的老兵,李東石不會輕視任何一個對手。

嚴格說,印度陸軍的戰鬥力並不差,至少其裝備並不差。藏南衝突後,美國傾其所有幫助印度武裝軍隊,不但為印度提供了近2000輛M1A5(M1系列的終級改進型號),還為印度提供了1500輛M24A2(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改進型號),只是沒有來的及為印度提供最新式的主戰坦克。如果說M1A5與M24A2對世界上最強大的DZ…31沒有多少威脅,那麼對已顯落後的KZ…24C就有很大的威脅。為了在火力上達到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水準,M1A5採用了140毫米電熱化學滑膛坦克炮,其炮口動能達到了驚人的27兆焦(120毫米坦克炮發射穿甲彈時的炮口動能只有10兆焦),使用貧鈾合金長杆穿甲彈(長徑比為38)的時候,能在2000米的距離上打穿1200毫米厚的均質軋製鋼板,或者在1000米的距離上打穿1500毫米厚的鋼板。M24A2採用的也是140毫米坦克炮,只是能夠使用更先進的高強度合金長杆穿甲彈,在2000米上的穿甲能力就有1500毫米左右。雖然KZ…24C的30毫米電磁炮能在約3000米的距離上打穿M1A5的正面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