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7部分

的是,顧衛民不是顏靖宇。

雖然在同一時代的領導人中,顧衛民的光芒遠不如王元慶,而且一直受到王元慶的壓制,甚至可以說,正是王元慶的存在,顧衛民才不得不在“二號人物”的位置上呆了這麼多年,但是與顏靖宇相比,顧衛民的威望高得多,地位也高得多,影響力更加不用說。即便沒有王元慶的支援,顧衛民也有能力推進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

由此可見,顧衛民能不能上臺,關鍵得看王元慶有沒有能力在任期內做完該做的事。

對羅少鵬這樣的軍人來說,結果與否都相差不大。

如果王元慶能夠在任期內完成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顏靖宇上臺之前,就會有數十萬軍人不得不提前轉業,大批將軍失去手裡的權力,被放到養老的位置上去。如果王元慶不能在任期內完成政治改革與軍事改革,顧衛民上臺之後,照樣會有數十萬軍人轉業,大批將軍提前過上退休生活。

不能去改變環境,就只能適應環境。

在大背景已經明瞭的情況下,各主力野戰軍在戰場上奮勇爭先,也就不難理解了。

換個角度看,羅少鵬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當初意氣用事得罪了項鋌輝,羅少鵬就知道前程難料。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剛上戰場,又得罪了裴承毅,那就不是前程難料的問題了。雖然羅少鵬知道項鋌輝不是那種在乎個人恩怨的人,不然早就把他趕出了24軍,但是羅少鵬並不清楚裴承毅的為人,只知道裴承毅將是下一任總參謀長。如果裴承毅是個小肚雞腸的傢伙,恐怕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24軍安排新軍長。

這個想法,讓羅少鵬心灰意冷。

不過他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作為少將軍長,就算提前退役,羅少鵬也能終生領取國家的退役軍人補貼,過上既清閒又安逸的生活。對24軍的絕大部分官兵來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如果羅少鵬帶著24軍一起倒黴,讓24軍成為了首批裁減物件,那就意味著2萬多官兵中,大部分將不得不提前脫下軍裝,丟掉飯碗。

作為軍長,羅少鵬或許可以在上級面前桀驁不馴,卻必須對手下的官兵負責。

從這個角度看,羅少鵬是一個懂得帶兵、非常關心部下的軍長,只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過於偏執,不知道如何進退與取捨。

部隊出發前,羅少鵬就對全軍官兵說過一句話,那就是,這次不是為別人打仗,是為自己打仗,為了全軍2萬多將士的未來打仗!

對24軍來說,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前進。

當一支軍隊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擋住其前進步伐。

從官兵素質、總體編制、訓練水平、綜合能力等各方面衡量,24軍都不弱,在戰略反應軍中,除了比77軍稍微差一點,24軍與27軍的戰鬥力旗鼓相當,比其他的戰略反應軍強得多,並不缺乏本錢。

東線決戰初期的戰鬥也足以證明24軍的戰鬥力。

被印軍擋在宋河東岸,不是24軍的戰鬥力不夠,而是協助作戰的工程部隊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讓24軍錯失了在印軍部署好防線之前搶渡宋河的最住時機,最終不得不用戰略反應軍不太擅長的攻堅戰術強渡宋河。

如果再給24軍一次機會,羅少鵬肯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裴承毅確實又給了羅少鵬一次機會。

僅僅一個晚上,24軍就向西突擊了近200千米,主力部隊包圍了印多爾,先頭部隊則提前折向烏賈因,擺出了圍殲兩地近20萬印軍的架勢。

印多爾與烏賈因的印軍都是計劃前去增援博帕爾,卻沒來得及趕過去的二線部隊。

24軍先頭部隊到達的時候,印軍就縮回了防禦陣地,擺出了死守的樣子。

能不能死守,不由印軍決定。

按照裴承毅的戰役部署,24軍不但要包圍印多爾,牽制烏賈因,還必須在48小時之內攻佔印多爾,並且向西南方向突擊,佔領曼德萊舍沃爾,強渡納爾莫達河,爭取將鋒線推進到達布蒂河北岸,能夠強渡達布蒂河就再好不過了。也就是說,到了達布蒂河北岸,裴承毅才會讓27軍頂替24軍,向位於達布蒂河河口處的蘇拉特發起進攻,並且一鼓作氣的打下蘇拉特,控制這座年吞吐能力達到數千萬噸的大型港口城市。

雖然在24軍的官兵看來,這是在為27軍做嫁衣裳,但是用羅少鵬的話來說,27軍打得再好,也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