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3部分

艦的詳細配製清單(這是必須的,因為不同的配製會導致建造費用出現重大差別),其中就沒有反艦導彈儲存與發射模組。因為提交給全體代表大會軍事委員會的裝備採購報告無法做到保密,所以當時西方新聞媒體普遍認為,“青海湖”號只是該級驅逐艦的首艦,而且是一種高度模組化的戰艦,共和國海軍完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建造後繼戰艦的時候再採購反艦導彈儲存與發射模組,使“青海湖”號具備完善的對海作戰能力。雖然這個猜測沒有錯,第二批次的“青海湖”級驅逐艦的標準排水量增大到了17500噸,可以增加1個作戰模組,其中就有反艦導彈儲存與發射模組,但是與第一批次的都沒有配備反艦導彈儲存與發射模組,第二批次的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配備了反艦導彈儲存與發射模組,而且配備的不是射程超過1000千米,裝備了大當量戰鬥部的重型反艦導彈,而是射程僅有200千米、配備普通戰鬥部、只能用來對付非戰鬥船隻的輕型反艦導彈。從使用上看,這些輕型反艦導彈只能用在低強度戰鬥中,基本上不具備制海作戰能力。也就是說,“青海湖”級驅逐艦實際上沒有把反艦導彈當成主要的制海武器。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不應該這麼早就淘汰反艦導彈,畢竟其他制海武器,比如被寄予厚望的螺旋電磁炮就沒有接受過實戰考驗,其作戰效能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準,但是從“青海湖”號沒有配備重型反艦導彈來看,這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誕生,縱橫沙場數十年的尖端武器終於走到了末路。

不管西方新聞媒體如何評價,美國海軍的行動足以證明“青海湖”級驅逐艦的制海配備是比較有效的,因為美國海軍的新式巡洋艦與驅逐艦都沒有配備反艦導彈。

實際上,從作戰使用上來看,在以艦隊為基本作戰單位的情況下,驅逐艦上的反艦導彈基本上都是擺設,畢竟在以航母為核心的艦隊裡面,艦載航空兵能夠以更高的效率投射反艦導彈,而且戰艦很難靠近敵人的艦隊,也就不大可能獲得使用反艦導彈的機會。即便在沒有航母的情況下,也輪不到驅逐艦充當艦隊核心力量,畢竟“青海湖”級驅逐艦為了降低建造成本,簡化了通訊與情報系統,並不具備艦隊指揮能力,而頂替航母充當艦隊核心力量的巡洋艦上有一定數量的反艦導彈,能夠對付該級別上的海面目標。

削減反艦導彈,也起到了降低造價的作用。

不管怎麼說,“青海湖”級是一種需要批次生產的大型戰艦,設計時的計劃建造數量多達54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建造肯定會受到影響。要知道,就算把造價控制在“崑崙”級的50%左右,“青海湖”級驅逐艦仍然受到了一些代表置疑,因為其單價是前一級驅逐艦的2倍,平均造價高達280億元(按照2049年的匯率,約合9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美國海軍類似戰艦。

與造價對應的,就是巨大的改進潛力。

要知道,“青海湖”級與“崑崙”級艦體的通用率高達80%,而且全面採用了模組化設計方式。換句話說,只要有需要,“青海湖”級驅逐艦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用相對簡單的辦法改造成“崑崙”級巡洋艦。因為巡洋艦在大規模戰爭中的意義明顯超過驅逐艦,而且驅逐艦的建造難度與建造週期都比巡洋艦短,所以共和國海軍可以藉此,在不嚴重影響艦隊戰鬥力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巡洋艦。雖然從現實情況出發,即便遭遇大規模戰爭,共和國海軍也會首先考慮建造更多的“崑崙”級巡洋艦,而不是改造“青海湖”級驅逐艦,畢竟這麼做的效益並不高,但是對美國來說,卻必須高度重視這種可能性。要知道,按照《倫敦條約》的相關規定,在第三輪裁減工作開始前2年,也就是2052年底,所有締約國將對條約中對常規軍事力量的規定進行最後審議,確保在全面銷燬核武器之後,不會使世界局勢失去平衡。如此一來,美國當局很可能在2052年對共和國海軍的擴張行動提出削減要求,而且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青海湖”級驅逐艦。

正是如此,“青海湖”級驅逐艦成了一種讓美國當局“坐臥難安”的戰艦。

當然,真正讓美國當局不安的絕對不是水面戰艦,而是共和國海軍的傳統優勢力量。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38章 頭號威脅

在共和國海軍中,潛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別的不說,從紀佑國時代開始的3位海軍司令中,就有2人來自潛艇部隊。更重要的是,在21世紀上半葉,共和國經歷的戰爭中,潛艇立下的戰功遠遠超過航母,甚至超過了所有水面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