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拒絕單獨見記者。只是可以聽到她的新聞秘書說:“人們並不太瞭解她的精神風貌。她是一位能把事業和家庭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的女人。她十分熱愛家庭,經常在競選活動中抽空回家看望女兒。她不論走到哪裡都隨身帶著她喜愛的《聖經》格言、詩篇和耶穌登山訓眾論福所講的八福詞。她每晚就寢前,都要和女兒一起做禱告”她要給選民帶來一位溫柔虔誠、彬彬有禮的好妻子的形象。

希拉里終於贏得了廣大家庭婦女的厚愛。當然,最能擁護她的還是戰後出生的新一代女性。她們已經改變了傳統的價值追求,不再滿足於僅僅擔任丈夫的賢內助的角色了。

共和黨人在休斯敦策劃對付希拉里的策略,他們除了有芭芭拉·布什以外,就沒有什麼其他招數了。而民主黨人則有親密無比的克林頓夫婦和他們新交的好友田納西州參議員艾伯特·戈爾及夫人蒂珀,並且他們乘坐特製的大汽車提早一個月就開始了在美國各地的競選活動。比爾和希拉里、戈爾和蒂帕是美國快樂風趣的四人小組,妻子坐在丈夫的膝上讓車隊的攝影師拍照。希拉里說:“這是遠離家園的家。”比爾說:“如果我們競選成功,我們就把這輛汽車停放在白宮的後面。”

在這次神奇的巴士之旅,又被希拉里稱為“比爾、戈爾、希拉里和蒂珀的完美冒險”之後,她和她的丈夫比爾·克林頓終於叩開了白宮的大門。

第六章 婚姻是個謎一、“莫妮卡風暴”

克林頓自從1992年競選美國總統以來,就一直緋聞纏身,格尼弗·弗勞爾斯直到今天仍然是希拉里的一塊“心病”,直到2003年,當希拉里沉浸在賣書忙的喜洋洋中時,她又一紙訴狀將希拉里告上法庭,罪名是“陰謀罪”,弗勞爾斯真的成了希拉里窮盡其力也無法驅走的幽靈了。但弗勞爾斯不是惟一一個,與克林頓有染的女性大概可以拉一個長長的名單,而其中較為公眾熟悉的便有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和自稱曾任克林頓部屬的女職員葆拉·瓊斯。

克林頓沒有下臺之前,已經有不少猜測以為希拉里會在克林頓離開白宮後與他離婚,但是她沒有,直到今天依然沒有。

為什麼在克林頓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之後,她仍要與他重歸於好?為什麼她要維持那個家庭?她與克林頓到底是夫妻還是一種特殊模式下的政壇夥伴?一個真實的希拉里不應該或者只是一位激進的女性主義者或者只是一位賢妻良母,在婚姻之中,她遭到的傷害最多,煩惱最多,但她嚴格地遵守自己的生活準則即絕不把她的隱私抖露給朋友,更不要說更多的公眾,正如她的朋友之一女演員瑪麗·斯蒂伯格所說:“感謝上帝!她可不會把她生活中的一切真實情況告訴別人。我們討厭那種知道一點兒就要大肆宣揚的人。希拉里謹守她生活中最隱秘的內容,這是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必須做到的。”

希拉里長期以來都努力保護她和克林頓之間僅存的隱私,但在一場“莫妮卡風暴”面前,她再也無能為力。

希拉里早已習慣了克林頓的風流成性,為了自我安慰,她總是把對克林頓的任何指控都看成是政敵們製造出來的邪惡醜聞,關於克林頓的糗事實在不一而足,從被指控為販毒到與小石城一個妓女生下一個小孩等等。希拉里在與克林頓的共同生活中,已十分清楚他身上的缺點,尤其是他在私人生活方面的過於隨意,因此在遭遇到“莫妮卡風暴”襲擊之初,她是鎮定自若的,白宮的第一夫人角色使她歷練得更為處變不驚。她以為實習生插曲終究只會是小道新聞史上的一個註腳,但她大錯而特錯了,克林頓欺騙了她。

1998年1月23日星期三晚上,比爾一大早便把希拉里叫醒,然後對她說:“今天報上登了一些你該知道的事。”但他隱瞞了真相,說自己沒有任何不得體的舉止,但也承認他的關心可能遭到了萊溫斯基的誤解。希拉里當然願意再相信他一次,即使她早就不那麼深信不疑,但每一個做妻子的怎會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是犯過一些無心之錯而又誠心誠意地坦白並痛改前非呢?希拉里也不例外。

萊溫斯基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她天生性格開朗,聰明伶俐,在中學時代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後來,由於父母離異,萊溫斯基曾經消沉了一段時間。1995年大學畢業後她進入白宮成了一名實習生。當時她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待人熱情。人們對她的說法多種多樣,但都認為她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姑娘”。身在白宮的萊溫斯基儘管不是太出名,卻過著比較自在和平靜的生活。然而,她和克林頓的性醜聞被披露出來了,她只能站出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