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家分頭尋找厲王的時候,厲王在隨從的保護下,已經逃出城外。此時的厲王六神無主,不知該何去何從。倒是榮夷公很冷靜,他分析當前形勢,主張是逃得越遠越好。一行人在榮夷公的帶領下,來到了周朝邊境一個叫彘(今山西霍縣)的地方,躲了起來。
而王宮內,沒來得及逃走的人,則是驚慌失措,其中包括太子靜。這做父親的也實在太狠心了,只顧著自己逃命,不管兒子的生死了。
不過還好,太子靜是個很醒目的人,他跑到召公家裡,躲了起來。這絕不是誤打誤撞,而是太子靜明白,到了這時候,只有這個召公,才可能救他一命。
可是憤怒的人群已經徹底瘋狂,殺不了厲王,不殺太子,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當得知太子就藏在召公家,便紛紛趕到召公府,團團圍住。召公德高望重,當初也反對厲王改革,所以他們沒有衝進去抓人,只要求召公交人。
召公很是為難,交,對不起列祖列宗。不交,很難向國民交代。到底是交還是不交呢?
沒有時間容召公多想了,再不作選擇,外面憤怒的人群很有可能會衝了進來,到時候不但保不了太子的命,自己的老命也難保了。召公把心一橫,叫來自己的兒子,穿了太子的衣服,還好有幾分像,便把他推了出去。
瘋狂的人們顧不得分辨真假,就是一陣狂打,活活把“太子”打死。
太子一死,眾人才算解了恨,作鳥獸散。
這場鬧劇終於劃上了句號。
二,共和行政
暴動結束後,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平靜。國民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但王宮內,卻又是一番景象,進入了白熱化。
大臣們和貴族代表們坐在一塊,討論周朝該由誰來做主。當時的人選有兩位,一是召公,一是周公。召公是周家後代,歷任兩代###,是實力派。周公是周公旦的後人,年輕有為,是偶像派。但爭來爭去,也沒爭出個結果,後來乾脆決定由兩人聯手,共同執政,管理這個朝代,史稱“共和行政”,中國歷史的紀年也正是由此開始。
三,太子登位
共和行政期間,國內沒發生什麼大事。而厲王在彘也生活得很好,最起碼不用為國事擔憂。他沒想回去,也不敢回去,也沒臉回去。就這樣又生活了十四年,才終於病死,死於公元前828年,葬於彘附近。
令人不解的是,厲王沒死之前,太子靜一直沒有即位稱帝。厲王一死,太子靜才在眾大臣的擁護下,繼位稱帝,是為周宣王。
周朝到了周宣王這一代,實力已經很衰弱,那麼,周宣王是否有能力,讓周朝再一次強盛起來呢?
第二十三節 宣王執政(一)
一,勵精圖治
宣王在厲王沒死之前,活得實在是孬種,國人暴動是他老爸一手引起的,卻讓他這個做兒子的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整整在召公家窩囊了十四年,這十四年中,他是在驚恐和焦慮中度過的,直至召公周公和厲王相續去世,才讓他有了翻身的機會,當上了宣王。
不過還好,共和行政年間,他的兩位叔叔召公和周公為他鋪好了路,到他接手的時候,周朝不算太差,最起碼兵多糧足,各路諸侯也紛紛承認他的合法地位,按時繳納稅收。
但宣王在召公家憋了十四年,現在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很想有一番作為,他想到了打仗。
打仗這玩意雖然會死很多人,但最能樹立個人威望。當然,前提條件是要勝利。
宣王可不想像他老爸一樣,被人趕跑,這實在是件非常丟臉的事,每每想到這,他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臉紅。
戰爭吧,我要給世人看看,我周宣王,絕不是個孬種。
二,秦仲之死
宣王第一個要對付的目標,就是遠在西方的西戎,這幫傢伙,沒事找事,老是搞搞震,不拿你開刀還拿誰開刀。
但宣王畢竟不是軍官出身,沒作戰經驗。他把這個重任交給了秦國老大秦仲。秦國在周朝最西方,方便出兵。這秦仲領命後,二話不說,帶領軍隊就去找西戎拼命。
可是秦仲太過低估西戎的實力了,犯了兵家大忌,那就是輕敵。還沒找到西戎的大本營,就遭到了埋伏。這些西戎兵,大概把秦軍當成了人靶子,瘋狂刺殺。
可憐的秦仲,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就全軍覆沒,包括他自己,全部見了閻羅王。
這西戎兵,真他媽的狠。
但秦仲的死是有價值的,從此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