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見太甲有心悔過,便帶領文武大臣,攜帶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還政於他。
從此,太甲以自己過去的失足為鑑,早朝晏罷,勤政愛民。遵守湯制定的法律,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商朝也逐漸繁榮起來,伊尹見太甲成為明君,更加高興,特地寫了一篇《太甲訓》的文章來讚揚他,稱他為太宗。
太甲在位十二年,病死,葬於歷城(今山東濟南)。
三,盤庚遷殷
太甲死後,他的兒子沃丁繼位,是為商昭王。可他上臺沒多久,一位偉大的人物逝世了,他就是四代###伊尹。伊尹的死,對商王朝來說,是個很大的損失。
此後,商朝的歷代帝王,都沒有什麼大作為,功績平平。直至盤庚的出現。
在盤庚沒有出現之前,沃丁之後,共有13位帝王存在,他們分別是:
商宣王太庚在位25年
商敬王小甲在位17年
商元王雍己在位13年
商中宗太戊在位75年
商孝成王仲在位11年
商思王外壬在位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在位9年
商穆王祖乙在位19年
商桓王祖辛在位16年
商僖王沃甲在位5年
商莊王祖丁在位9年
商頃王南庚在位6年
商悼王陽甲在位7年
盤庚是祖丁的兒子,陽甲的弟弟。盤庚是一位有作為的帝王,他在位期間,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遷都於殷。
商朝是一個頻繁更換國都的王朝,遷都對商朝來說,似乎是家常便飯,據說大大小小的搬遷,總共有五次之多,有的是因為土地荒蕪,有的是因為河水氾濫,有的是因為外族侵入,有的是因為內部矛盾。
但不管因為什麼,搬來搬去的結果,是勞民傷財,國力衰弱。至盤庚即位時,他決心要改變這種不良現狀。
那麼,他就必須找一個最適合商朝發展的地方,作為永久之都,以後不再搬遷。他考察一番後,選定了一個叫殷的地方(今河南商丘),作為都城的新址。
盤庚要遷都至殷的訊息傳開後,立即遭到一些貴族官僚的激烈反對,他們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他們在原都城有大量的田地和家產),都不願意搬遷,他們聯合起來,要跟盤庚抗爭到底。
對於這種局勢,按正常發展,盤庚是會主動放棄的,畢竟,這麼多大臣要造反,可不是一件鬧著玩的事。但事實證明,盤庚要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局面。
因為,盤庚遷都,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政治因素,那就是要藉此機會,發動一場政治內部鬥爭。
當時的商朝,政局十分不穩定,大部分的貴族官僚們,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隸,過著腐敗的生活,全然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裡,想來上班就來上班,不來上班,連個假都不請,就留在家裡休息。
這還得了,拿我盤庚當猴耍啊。這能說明,當時的盤庚,權力已經分散。
看來,得想個法子整整他們。
於是,他想到了遷都。
在遷都之前,他發出了“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無俾易種於茲新邑”(我要將他們斬盡殺絕,不讓孽種留在新邑)的威脅。
對那些仍然不聽話的人,盤庚出擊了,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一時間,搞得整個王朝人心惶惶。
在強大的武力威脅下,遷都才得以順利進行了,並圓滿結束。對於這次遷都,歷史價值很高,有哪些歷史價值呢?我總結為三點:
第一點,鞏固了王權,借這個機會,剷除了異己,消滅了那些不以王權為重的貴族敗類。
第二點,遷都以後,盤庚重振了朝綱,實行了新政策,鼓勵農民多生產,多建設,使國家漸漸富強,為以後的武丁中興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點,在盤庚的帶動下,全民努力,把殷都建設成為一個繁榮的都市,此後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這裡,所以商朝也被稱為殷朝殷商。
盤庚在位42年,病逝,葬於殷附近。
盤庚病死後,傳位於他的弟弟小辛。但弟弟小辛並沒有遵從哥哥的遺願,不太關心國事,商朝沒有進一步發展,小辛在位僅三年,就把位子讓給了四弟小乙。小乙在位十年,也並沒有多大作為,但他生了一個偉大的人物,這就是武丁。
第九節 武丁中興
一,武丁
武丁,姓子,名昭。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