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裡,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裡的野猢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係。並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作者在對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趣滑稽,神情皆備。

情節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也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雖然作者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童話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真實為基礎的。由於作者精確、細膩、貼切的描述,使人感覺不到它是虛構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實事。例如,在描述小人與大人、人與物的比例關係時,一概按一與十二之比縮小或放大。小人國裡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國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塊區區手帕,可以給小人國皇宮當地毯;大人國農婦的那塊手帕,蓋在格列佛身上,就變成一床被單了。在描述飛島的執行,宮殿的建築,城鎮的結構時,作者還有意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藥諸方面的知識與資料。這樣,就使人物區域性細節的真實、和諧、勻稱,轉化為整個畫面、場景的真實、和諧、統一,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例如文中寫到格列佛在小人國抄錄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讚頌國王是“舉世擁戴”的“萬王之王”,“腳踏地心、頭頂太陽”,等等。格列佛還在括號裡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陡然縮為周邊不過十餘里的彈丸之地。這種反差令人捧腹。括號裡的話顯示出作者樸素又實事求是的敘述風格,他似乎無意對此評論,只是在客觀忠實地為我們解釋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經宣告:“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儘管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的情景各異,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說的佈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複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因而數百年來,《格列佛遊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特色之處:

旨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宗教勢力的幻想遊記體諷刺小說。

作者簡介: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以諷刺作家名垂青史。他是一名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

接下來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透過親戚的關係,在穆爾莊園當私人秘書。穆爾莊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修養極好,這無疑給斯威夫特起了積極的,甚至是導師性質的作用。這從政治或者其他較實際的角度看,對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種失望,但就一個諷刺作家來說,近十年的時間卻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學習。他早期的兩部諷刺傑作《桶的故事》和《世紀戰爭》正是在這裡寫成的。

離開穆爾莊園後,斯威夫特回到愛爾蘭繼續做他的牧師。為了教會,他投入到政治活動中去。他在後半生寫了無數的政治小冊子,獲得了相當的聲譽。雖然他一時間名聞遐邇,可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絕望的邊緣。他經歷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於是,他寫了《格列佛遊記》。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別了人世,終年78歲。

正文

斯威夫特和他的《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導讀

胡允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