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不少開發商盲目了,他們現在最怕的是拿不到土地,因為以往的經驗是拿到地就能賺錢,於是,大家開始搶地,地價猛漲。”

“很多富裕的老百姓開始搶房。過去,開盤的時候搶,等到交房時就已賺了一筆!”。杭州有不少“炒樓族”,收益相當可觀。此前,大約以每月每平方米100元的速度升值。杭州甚至還有“炒號族”,熱門樓盤的排號賣到了2萬元一個。

理性的房地產開發商害怕了,但新的勇士不斷進入。

浙江廣廈集團開發的“天都城”,被一位觀察人士驚歎為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活動家的“太陽城”。

天都城專案位於杭州市區和餘杭區交界處,規劃佔地面積6579畝,總投資超過80億元,開發週期長達6…8年,居住人口將達到10萬人。根據開發商的宣傳冊說,該專案“實現了房產、旅遊、休閒度假的完美組合,充滿了法蘭西的文化氣息和異域風情”,從而使天都城享有“天堂都市、東方巴黎”的美譽。

但在理性的開發商看來,天都城是一樁兇險的生意。一、交通不方便。建設中的杭州城市輕軌並不經過天都城,還有6公里的距離。一位謹慎的業內觀察人士算了一筆賬:假定天都城的10萬居民只有3萬在杭州市區工作,1萬人有小汽車,2萬人需乘坐公共汽車。按一輛公共汽車載客100人計算,就需要有200輛車。“在上、下班的高峰期,200多輛車同時奔跑,轉彎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二、就業問題難解決。按照開發商的規劃,建成之後,天都城裡邊住著的10萬人,需要就地解決大部分人的就業。但目前那裡除了一個勞改農場,幾乎沒有其他的就業機會。三、冷靜的分析者認為,企業經營城市的風險很大。企業只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造房子、造學校都還可以,但企業不可能承擔全部的城市建設的任務,也沒有經驗。

天都城也許是一個特例,但抱有這種心態的開發商卻不是唯一的,想一夜“做大”的開發商幾乎隨處可見。

短短3年時間,杭州的平均房價從每平方米3000元,到每平方米5000元,現在又向每平方米8000元推進。

誰來為房地產泡沫買單?

一位專業人士指出,國內房地產開發商的普遍實力都不強,在形勢好的時候,往往以小搏大、透支自己,只有1億資金卻做5億的事情。一旦危機降臨,這是最致命的。

事實上,資金鍊的脆弱是國內房地產行業的一個通病。開發商拿到土地後,真正的開發資金主要依賴銀行。

2002年6月以後,央行數次透過它的貨幣政策情況報告傳達一個資訊,要防止銀行信貸過度集中於房地產業,以及用信貸政策來引導房地產市場結構的調整,警惕房地產泡沫的可能形成以及它對金融安全的威脅。目前的房地產需求很大程度上靠銀行支撐,投資也主要靠銀行支撐。如果房地產泡沫破滅,最後的風險將由銀行來承擔。日本是這樣,香港也是這樣。

“杭州太貴了,很多人住不起杭州了。”這是許多杭州人的普遍感覺,這對杭州未來發展的傷害是很大的。

房價太貴,首先會導致在杭州創業的成本太高,這會妨礙了杭州的造血機制的形成。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沒法生存,就談不上什麼創業。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和杭州市統計局公佈的數字,2001年,杭州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10896元。年人均收入剛過萬元的杭州市民,如何消受每套價格在數十萬、甚至百萬的房子?

另一方面,房價太貴也會影響到工業發展。目前,杭州近郊的農民房租已到了每月每間300元—400元,也就是說,工人連農民的房子都住不起了,只好把工廠搬到很遠的地方去。搬到幾十公里以外,產業工人幾乎就不能到杭州來消費。甚至,工廠老闆和管理者每天往返於工廠和杭州之間,也不方便。

這正是一幅“城市空心化”的圖景:低收入市民遷住到比較遠的地方,每天在高架公路或輕軌上往返,為他們生活服務的小商品市場也會遷走,而城市中心是富人區和商業區。

5、房地產:中國富豪“加工廠”

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了2000年度中國大陸100首富企業家排行榜。儘管人們對這個排行榜的排定是否科學眾說紛紜,但是排行榜人氣最旺者為房地產商卻為經濟界人士所認同。原因無它,中國房地產業的天時地利和未來好景,成就了房地產商的“熱土成金夢”。

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劉永行、劉永好及其兄弟領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