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年間建造的。
聽說沈本仁是個另類的人物,早年不務正業,專門結交那些江湖遊匪,他父親沈文淵死後,有人斷言:“這樣的人,不出三年就會將家產敗光。”沈本仁聽到後忽然警醒,自此以後改邪歸正,苦心經營,終於富甲一方。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浪子回頭”的典範。
********謝謝閱讀,請關注後續章節,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QQ:314402998********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周莊旅遊(2)
“我們去雙橋看看吧。”從沈廳出來後,許姐對我們說。
穿行於悠遠、古樸、厚重的街巷,感受著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韻,將人心中的浮躁洗滌殆盡。
“這裡好似人間仙境!”姚雪感嘆道。
“的確是這樣,居民變老闆,坐地收漁利,神仙也沒他們舒坦!”羅德明苦著臉道:“到處都收費。我們老家也是山清水秀的,為什麼就那麼窮。”
“鳥不生蛋的地方,誰願意去?”郭玲玲說。
“也不能這樣說。”徐芳分析道:“這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交通的問題;其次是景點有沒有特色;另外還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係。。。。。。”
“好了,好了,有空你去他那兒好好調研調研,再給他們起草個發展規劃,沒準還能超過這兒呢!”姚雪不耐煩地說。
芸芸拽拽我的衣襟說:“叔叔,我走不動了。”
我捏捏她的腮幫子說:“是不是要叔叔抱呀。”
“嘻嘻,”她撲進我懷裡。
轉過巷口,走了沒一會兒,眼前忽然一亮,在兩條小河的交匯處,一南一北兩座石橋靜靜臥於水的搖籃裡,一座是石拱橋,一座是石樑橋。
許姐介紹說:“著名畫家陳逸飛上世紀80年代來到周莊,那時這裡還很閉塞,他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有一種回到故鄉的感覺。這裡的‘小橋流水人家’也深深地觸動了他的靈感,後來就創作了以雙橋為題材的油畫《故鄉的回憶》,正是這幅畫讓周莊名揚天下。”
“原來是這樣。”我點著頭說:“雙橋這個名字好像很普通,我們老家也有一個。”
“是嗎?有什麼典故,說來聽聽。”許姐看著我說。
“典故倒沒有,也沒有名氣,現在破落的只剩下幾根橋柱。”
大家很失望。劉勇不滿地說:“我們老家有一坐老墳被人盜得只剩下幾塊破磚了,我是不是也要拿來顯擺顯擺呢?”
“那不一樣。這橋也很有來頭,肯定比眼前這個雙橋歷史悠久。”
“吹牛皮!”姚雪說:“拿出證據。”
“李白去過,有詩為證。”我念道: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含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這你也能背得出來。”許姐眼裡是驚歎的神情,過了一會兒又說:“宣紙就出自你們那裡吧?”
“對呀,還有揚子鱷呢!”
“瞧把你能的。”姚雪嘟噥道。
“有資本啊。”我笑著說:“謝眺樓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是值得驕傲的吧;還有我們那裡人才輩出,年代久遠點的有宋詩開山祖梅堯臣、清代數學大家梅文鼎;近代的有胡雪巖、胡開文、胡適;現代的更是了不得,不說大家都知道,嘿嘿。”
“誰啊?”郭玲玲小聲問。
“胡主席呀,他是績溪人,也是他們那兒的。”
眾人一片羨慕的眼光,最後還是姚雪打破沉靜,“吳桐,國慶節我們去你那兒玩吧?”
“行啊,就這麼定了,到時我帶你們去參觀新四軍軍部舊址,還有皖南事變的烈士陵園,咱們來個紅色之旅,怎麼樣?”
碧波盪漾,斜陽披肩,“晚上怎麼安排?”許姐問我。
“你們說呢?”我看著他們問。
“住一晚上吧。還沒過癮呢!”
“好吧。”許姐說:“這地方太貴,我們開車去別的地方住宿,明天再過來。”
“隨你。”我心裡有點不甘,想在這小鎮上小住一晚,好好領略一下古韻風情,但從經濟上考慮,也只能這樣了。
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附近的旅店都是客滿,開了五六里地,好不容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