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7部分

兩慄。花旗銀行同樣發行了幾種不同面額地銀元票。另一類以外國貨幣為單位。主要有日本於日俄戰爭時期在我國東北發行地軍用票。橫濱正金銀行發行地日本金票。華俄道勝銀行發行地金盧布票等。

戶部銀行成立以後,也曾在各地分行發行銀兩票、銀元票、錢票(即以制錢標明面值)等三種鈔票。銀兩票地面額自l兩至1000兩共二十八種。銀元票分l元、5元、30元三種。錢票有2、3、4、5、10吊等五種。這些紙幣發行後無論銀行及戶部收解款項及各省交納錢糧賦稅均可通用。其中銀元票流通地數額很大,流通地區遍及等地。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戶部銀行改名大清銀行之後。所發行地紙幣種類大體上與戶部銀行所發行地差不多。但因為幣制紊亂,各地銀兩成色、銀元種類都不相同。因此大清銀行總分行所發行地各種銀元票和銀兩票都必須註明某處通用銀元或某行所在地成色以示區別。其兌換辦法一般都是某地分行發行地紙幣只有那一處分行才能兌現,這種侷限性制約了本國紙幣的發展。

而且,滿清政權發行紙幣也只是為了掠奪民財,養肥自己罷了。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六年裡,前清戶部銀行(大清銀行)前後累計發行紙幣超過三億元以上,另一家擁有貨幣發行權的交通銀行也發行了超過一億元以上的紙幣。當然,這兩家銀行所發行的紙幣也是流於表面,至少在國內少有商賈跟百姓認它,多是使用匯豐銀行、比利時銀行、德華銀行等洋人銀行發行的銀兩、銀元票。所以,倒也不需要財政部耗費多少心力去收拾前朝留下的爛攤子。

西部儲備銀行近些年來依靠著李漢的支援跟雄厚的財力,過去兩年間已經發行了高達八千多萬的儲備銀行券。其中市面上流通超過三千萬元,由於信譽昭著、分行廣泛,雖然沒有國家法定紙幣之名卻已經有了其實。

李漢抬起頭來:“方才我看了財政部的資料,雖然繁雜,但大意卻是兩個,第一,各國在我國設立銀行,發行鈔票。擾亂我國金融市場;第二,我國不懂發紙幣究竟如何操作,各地以為生財之道紛紛濫發……”

“總統所言極是,紙幣發行較之銀、銅貨幣發行更為混亂。”周學熙皺著眉頭一一道來:“各外國銀行的紙幣在我國境內流通,不僅使國內幣制更加紊亂,而且嚴重影響了各地的金融物價。例如外鈔勢力最大地港紙,在粵桂幾省市場上一時竟處於主幣的地位,兩廣金融物價、人民生活莫不受其嚴重影響。然各列強久已發鈔,一概停用未免不太現實,況且洋人恐怕也不會甘願,理應當小心處理。”

“打鐵先需自身硬,欲使百姓拒用外國紙幣,光靠一紙空文無濟於事,反而會引發外交危機。”湯壽潛接過話茬,“首先我本國紙幣必須爭氣,倘若我國貨幣信譽昭著、兌換方便,百姓必喜用本國之物。這等道理,不僅商品如此,貨幣也是如此。”

“西部儲備銀行發行的‘儲備銀行券’名聲極佳,無論百姓、商賈都認它,不如就以此為我國之紙幣。”梁士詒小心建議道,“我聽說西洋各國都只有一種紙幣,法國即是法郎,美國即是美元,英國即是英鎊,只有我國林林總總居然有上百種貨幣,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他嘴上雖然如此說話,實際心裡老大的不甘願。他是交通銀行的總裁,雖說現在官股被移交到了財政部名下,但他的總裁之銜一日不掉,憑藉多年的經營,這交通銀行便等於他的半個私人銀行,貨幣發行權被奪,他心裡會甘願才怪。

李漢道:“諸位的意見和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貨幣之鑄造、發行權應該掌握在中央之手,任何銀行、地方等不能有所逾越。方才我看財政部的資料,也說大清銀行是代國家發行紙幣。今後,我們要將這個代字去掉,專門成立銀行進行貨幣發行,這方面西部儲備銀行有經驗了。我主張日後西部儲備銀行改名‘中國國家儲備銀行’,主要承擔兩個使命:第一,專屬發行貨幣、債券,根據市場確定指導利率,統籌金融市場;儲備銀行券可暫時作為國家專門發行新貨幣,儲備銀行本身不參與吸收存款、放貸等日常業務。第二塊內容是儲備銀行作為國家銀行負經理國庫,監督各商業銀行、錢莊等金融機構以及募集國內外債之責。內容有二,其一為存款保證金制度,凡是商業銀行吸收存款,必須繳納一部分比例存入儲備銀行,不計息,單純用作對各行存款之保證,將來一旦發生擠兌,尚有國家信用和準備金可以救濟一二。在日常經營中,也可為各商業銀行提供短期拆借和專項借款,利息可略低於市場;其二為再貼現制度,即以國家信用保證各票據地順利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