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得值。。。這朝廷變了天,如今新朝廷心裡有俺們這些窮苦人兒,以後每個月還能領到補償,足夠俺一家老小生存了。。。”

“爹,別說了。。。小哥兒,俺知道你們是來寫報道的。。。報紙俺看過,俺們種了一輩子莊家,大道理不懂,但是政府對俺好,這道理俺是懂得。。。俺不給政府添亂子,你去忙吧,若俺的話哪天也能上報紙,你加上句。。。如果北方的蠻子再殺來了,政府還要招人,俺家老小都有政府幫照顧了,這條命,俺送給政府了。。。。”

。。。

這些是這幾日來李漢命令《中國之聲》報紙派出的一眾新嫩記者在荊州府內的所見所聞,由於軍政府令上強制限制了購買保障田的必須是月收入在十銀元一下,並且收入越低的農籍,獲得保障田透過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記者所採訪的大多數人在接受採訪時使用的都是地方方言。。。湖北這地方因為早年的太平天國之亂,尤其是鄂中這一塊大多數移民都是來自那是入楚躲亂的河南跟安徽籍,因此方言中有些偏安徽、河南化。

由於得到了李漢的批示,這些新嫩記者們完整了保留了全部的地方方言或白話版的採訪記錄。後來在排版時主編易均室還鬧過小脾氣,他認為太過白話的行文,有損《中國之聲》報紙的形象,畢竟如今大多購買報紙的都是知識階層跟富人,尋常百姓大都是從茶樓等地方跟買了報紙的茶博士閒聊時才知道的。

對於這一點,李漢詳細的於這位最近一直苦心於經營報紙的主編耐心講了一番。他認為,這一次正是報紙藉機開啟臨近的湖南、四川、江西等地銷路的時候,藉助著已經吸引了天下注意力的荊楚新政。而新政主要是要介紹給誰看的?還不是天下的百姓。。。清末民治不開,雖說大多數人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數都是隻認識幾個簡單的漢字。所以,相比之大多數報紙的繁體字跟嚴謹的文體,以白話行文,敘事說理深入淺出,曉暢明白,只要粗識文字,就能讀懂,無疑更加方便報紙的傳播!

最後還是報紙以成績說服了易均室,在加印的報紙上連續刊登記者以白話才方的一些獲得保障田跟領取軍屬福利的介紹之後,在各地只要報紙一送到,幾乎不出一個時辰就能被搶購一空,連帶著連湖南長沙已經即漢口租界、武昌之後,成為了《中國之聲》報紙的第三大銷售城市後。

最終,中國之聲報紙還是改為白話行文,捨去了複雜嚴謹的文體!

不僅民間尤其是缺衣少食的窮苦百姓叫好,在文人知識分子之中,李漢跟鄂中軍政府也博了一個不錯的名聲。比如曾經曾經跟徐念慈一同1904年在滬創辦《小說林》社,筆名‘東亞病夫’的曾孟樸寫文贊之曰“觀天下革命之人何止十萬,然功成之後仍不忘革命之諾者,首推公也!”

這曾孟樸不但文章寫得好,在清末文壇尤其是江浙界內當是一員巨匠,他之《孽海花》天下讀書之人少有不知者,因此他一動了筆,頓時引來不少文人呼應。

先是他之好友,原清吏出身如今卻就任江蘇軍政府常熟民政長(縣長)的丁祖蔭也是開口稱讚。相比較曾孟樸,剛剛經歷了一場天災**的丁祖蔭反倒是逐詞逐條,尤其是將李漢的荊州土改拿來稱讚了一番。也難怪了辛亥初秋常熟、昭文兩縣遭受嚴重水災,殃及27鄉鎮,20餘萬人遭災,災情延至十一月中仍不見退去,如今他治下的常熟地區災民無數、食不果腹,倒是跟剛剛經歷了戰事的荊楚北部光化縣、襄陽府有些相似。現在常熟、昭文兩縣之內局勢隱隱不穩,他幾次懇請治下鄉紳、大地主等開倉接濟災民,卻換來的是鄉紳、地主催促交租,導致縣內局勢越發混亂了起來。鄉區發生農民。聯合抗租鬥爭不說,連帶的那些能力不凡的地主階級又鬧到了江蘇軍政府去,大都督親自下令要他安撫一方,儘快驅散當地民亂,甚至他本人如今都已經動了捕殺大義地保李同、王莊千人會領袖周天寶等人的主意了!

然而就在這時,荊楚新政伴隨著李漢鋪天蓋地的宣傳,傳揚到了江蘇省內。得知了荊楚新政之後,他頓時駭出了一身冷汗。這丁祖蔭雖然為官多年,卻到底是個文官,身上的書生氣太足了,導致地方勢力很少有人買他的賬,時間久了,他的性子也就軟下來了。就如他事後跟好友曾孟樸書信中提到的一樣,險些釀成大錯,多年之聲望毀於一旦。遂決定依照荊楚新政之土改方案,拜訪不少當地鄉紳,希望能夠為民減些負擔,遭到拒絕之後,加上江蘇軍政府連連催促他儘快解決常熟民亂,嘆息了幾日之後,隨修書一封,掛冠而去,卻是帶著家中老小,扮作尋常百姓一般,往湖北鄂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