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他的統治版圖內。三省皆是富庶省份,袁世凱當然不可能輕鬆把這三省給他,最後又是一番磨皮,張謇代表李漢同意了讓出皖贛湘三省民政長位子之後,總算摸到了袁世凱的心理底線,北方這才點頭預設了皖贛湘三省未來將在未來軍政、財政大權盡數掌握在李漢手上。
三省民政大權李漢當然從沒打算放棄,給中央一個民政長的位子不過是為了袁世凱的那點面子罷了!
接下來的談判僅次於對三省的分贓,對於戰中西部的急速擴軍,已經嚴重的刺激到了北方袁世凱政府的心理線。為此談判開始之後雙方代表便撕開了之前的融洽氣氛,氣氛頓時變得火熱與矛盾了起來。北方撕毀了之前陸軍部制定的大省三個師、小省兩個師的擴軍公文,以西康省、青海省等兩個新建省份荒涼千里無人煙無需駐軍,削減了四個師的編制,同時又以甘肅、陝西苦貧為理由,又削減了兩個師,誓要將西部的總編兵力削減到十個師。這份苛刻西部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為此雙方你來我往舌戰一個上午,中午休息了一陣之後電波往來武昌、北京與上海之間好一陣,終究在下午也做出了妥協。還是李漢以十省宣誓效忠大總統,承認袁世凱正式大總統的合法地位,並表示將支援他對臨時約法的修改,當然也不乏武力威脅在裡面。最終雙方這才達成協議,付出陸軍部同中央財政將不會對他麾下二十師撥發軍費跟軍械物資的代價後,李漢取消了新進招募的五個師,將兵力維持在二十個師,併入中央陸軍編列之中,同時中央將恢復李漢陸軍部上將軍銜並領受陸軍部次長之位。
下午的主要談判還集中在海軍被俘的幾艘主力巡洋艦上,這個原本北方認為最難達成的協議,偏偏卻最快完成了協商。原因很簡單,李漢考慮到民國偌大的海防若是失去了幾艘主力巡洋艦之後,毫無疑問將會給各國海盜以及列強可趁之機,因此在袁世凱點頭默許了日後他的江防艦隊正式頂替原屬海軍的江防艦隊,掌握從長江口到重慶段所有長江航線的巡視跟保衛工作並擁有購買艦艇的權力之後,爽快的僅僅扣留了一艘2600噸級的新建肇和號巡洋艦,其餘船艦將在正式停戰之後兩個月內返還給海軍!
大三點上達成了共識,剩下的都是一些小的方面上還存在的分歧了!
當天晚上七點,會議暫停一個小時。雙方代表將達成的初步協議各自發回北京、武昌,一個小時後經兩地點頭回復之後,雙方代表正式在大致完成的協議上籤上各自的大名。根據協議他們將在協議簽訂第二日中午,聯名向全國通電,隨後的一些小方面上的分歧也將在三日內正式完成協商,三日後簽訂正式協議,結束西部跟北方政府之間的交戰。
從此以後,民國當應再無內戰,再無紛爭,大家共同努力建設國家,完成民族復興。
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在調整加續寫大綱中,爭取月底開始重新穩定更新!
………
10月30日,南北和談經歷二十多天終於落下了帷幕,雙方代表於上海聯名通電全國,宣讀了代表著停戰的《上海聯合通電》。結果也許讓所有人都覺得有些詫異,一直在戰場和政治。鬥爭中咄咄逼人的李漢,卻在局勢不比北方差多少的情況下主動在多處選擇讓步,就算是名義上吞下了皖贛湘三省的軍政大權,但是要知道現在除了安徽之外,無論是湖南還是江西都有大半被黔軍、桂軍、粵軍佔領呢,難道他還想再打?
要說外界感覺到李漢唯一爭取到的恐怕就是在未來政府的內政部下面設一個地方自治委員會,專門負責協調管理他現在名義上掌握的十省,而中央也點頭默許了對不能掌握之下十省的自治權!畢竟李漢已經擴軍二十個師,除非袁世凱還想再打,否則只要他不主動低頭,沒人能夠比他削減兵力的,因此他這一次主動退讓,卻讓南北知情的多數人都看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些什麼。顯然比起李漢,袁世凱獲得了更多。心腹大患承認他的大總統地位,跟不反對他再一次對國會下手,支援他組建立憲委員會‘改革憲法’。袁世凱縱使心中有些疑問,但毫無疑問對於這份協議他還算比較滿意,最起碼從文理紙張上來看,佔據了優勢上風的正是他袁大總統!
儘管這和談之後,有不少人都認為李漢這次走了一步錯棋。從政治角度上看,很多人都認為他因為沒有抓住南北議和這次機會趁機更上一步,卻出乎意料的軟弱無力,他的命運將曇花一現,就此完蛋了。
當然也有些人卻為李漢衷心贊好,比如以前沒少攻擊李漢的申報記者黃炎培就第一次動筆大大地誇獎了一番李漢:“以前誰也沒想到,這位擁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