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9部分

�賢�洩��

“陸總長,你說得很不錯,我猜也是這個意思。何況,昨晚你在電話裡說,日本公使竟然敢給副總統臉色看,這種傲慢無禮的表現,日本人顯然已經下了某種決心或者說是決定。日本在辛亥年同英國續約,又簽訂了十年的英日同盟協約,儘管現在德國在歐洲連場大勝,但被英國海軍完全切斷了同海外各殖民地之間的聯絡也是不爭的事實。以日本這個島國最近幾十年來的表現,不難推測他們很可能要鋌而走險,援引‘英日同盟協約’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甚至。。。出兵青島!“

對於他的外交總長這幾個月來的辛苦,李大總統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這陸徵祥跟他之間也多少有些分歧,但總歸在外交部總長這個位置上做的非常不錯,有時候李漢就在想,之前袁世凱就是沒事找事,把陸徵祥放在外交部可比把他擺在內閣總理位置上要實用的多。這人非常實在,給他什麼工作他都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所以讓他幹外交這種髒活、累活最合適,讓他做內閣總理,以他的為人跟責任心,無疑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現在民國外交陷入一種窘境之中,要重點主意同四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其一是中美關係,其二是中德關係,其三是中英關係,其四是中日關係。因為知道俄法意奧四個國家在一戰之後勢力的衰減,自從入主最高層之後,他給外交部的任務便比較輕鬆,只需要儘可能的暫時維持同四國之間的關係即可,不需要可以追求。

中美、中德關係自然不必說,中英關係儘管矛盾重重,但一來英國是個世界級強國,面對全球及歐洲的利益,這個國家已經明顯在遠東有了主動和緩的態度,哪怕雙方都明知,這個國家現在打得不過是秋後算賬的主意,但總歸兩國關係是有些進展的。但中日關係卻不然,始終無法取得多大的進展。這也難怪,軍事跟主權上日本侵佔臺灣島,割去遼東半島,甲午跟庚子兩大鉅額賠款,都是刺進新政府心頭的毒刺;經濟上,本國市場並不大的日本,日本紡織工業跟造船業幾乎是依託於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而養活的,源源不斷的日本製造低價傾銷到中國,對於國內新興的技術含量並不是多高的初級工業加工品打擊不可謂不大,保守估計,中日兩國之間每年有高達三千到五千萬日元不等的貿易逆差,這還不算滿鐵跟日本在各地形形色色的工廠、礦場帶來的灰色利益,不誇張的說,養活了日本這頭惡鄰的最大冤大頭就是中國。屁大一點的朝鮮跟日本本國加在一起才勉強能抵上日本政府每年從中國源源不斷獲得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不願意像前清跟北洋政府時期繼續割肉喂狼,新政府便需要做好迎接日本政府的敵意,這是必然將發生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會為了那龐大的利益主動放棄。

兩人商議了一些細節問題,然後,總統府外禮處正是向日本駐華公使發出了外交邀請,沒多久之後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簡單的帶著幾人跟一個翻譯趕到了總統府。

因為遲遲未能在新政府身上取得突破口,並且前北洋時期一些袁世凱已經默許但是還沒簽訂協議的‘合作’都被面前這位風度翩翩的年輕新總統否決,在國內對他的不滿之聲已經很多了。有關係向他透露,國內高層已經在考慮,召回12年被派往義大利任公使的前任日本駐清國公使伊集院彥吉返回遠東。自08年任清國公使以來,伊集院彥吉為日本在華爭取了不少的利益,國內要將他召回,態度已經十分明顯了,在這種情況下,日置益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十分注重官員的能力,尤其是他這種非華族出身的官員,一旦被在任期未結束之前解職,基本上便代表了他的政治生涯要結束了。

這種情況下,日置益一上來便是發難,火氣十足,“總統閣下,我國政府向貴國遞交外交抗議書,閣下三番拒絕,莫非我大日本帝國在貴國眼中是什麼不入流的國家不成,還是閣下對我大日本帝國的藐視!”

李漢臉上表情十分‘驚愕’,似乎完全沒有想到日置益的態度一般,他起身語氣有些‘急促’的詢問道:“公使閣下,不知道我國政府哪裡得罪了貴國,貴使為何會有這種錯誤理解。中日兩國同為遠東黃種人三強國,而日本作為東亞強國之首,我國怎麼可能怠慢又或者瞧不起貴國,誤會。。。一定是有什麼誤會!”

日置益火氣未消,冷哼一聲之後面沉如鐵,絲毫沒有緩解或者趁機下臺的意思。這令他對面的李大總統心中一嘎,知道日本政府恐怕已經拿定了主意要向德宣戰,儘管被他拖延了十幾天,但日本政府終究是要派兵強佔青島了!

明白了日本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