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在四書五經裡算是最難的一部,唐朝的韓愈形容此書為佶屈聱牙,算是比較貼切的一種說法。
因為這東西本質就是上古時期政府公文彙編,古漢語別說跟現代普通話相比,就是跟唐、宋、明時期的官話,也有著極大的差別。
因此,很多字詞的讀音,在唐、明之人讀起來也非常地拗口。
雖然《尚書》有諸多缺點,但他卻貫穿於四書五經,其書中的內容被各種經典所引用。
齊泰之所以傳授朱允熥《尚書》,除了小小的報復一下,還有就是想給這段師生之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朱允熥可不知道齊泰的壞心思,還以為齊泰跟他開玩樂呢。
“再難又如何,我照樣日背千言!”
齊泰聞言看了看朱允熥,眼神裡滿是寵溺和不捨。
當先生的哪有不喜歡聰明孩子的,在齊泰看來,朱允熥就是天生的讀書種子。
而且,他還擔心後續的先生不會用心教導他,浪費了朱允熥的天賦。
“背誦於你而言不難,但如何運用和理解,就是你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探索了!”
“先生今天也只能給你囫圇吞棗地講一遍,我希望你能用心聽,儘量多記住一些!”
齊泰說完就對朱允熥開始授課,他授課是不用書的,畢竟四書五經早就被他爛熟於胸。
隨著齊泰的講述,大本堂內陸陸續續有學生走進來,齊泰依然忘我地講課,朱允熥卻是有點不認真了,眼睛不是被朱權的蟈蟈籠子吸引,就是被朱楧藏在袖子裡的鸚鵡叫聲所幹擾。
然而,不管朱允熥如何分心,齊泰都不曾提醒他,只是用平穩的聲音給他講課。
朱允熥聽著齊泰不停地講解,心中終於生出愧疚感。
雖然他依然不喜歡聽他所講解的精義,但卻不再左顧右盼,開始認真地聽起來。
齊泰一直講了一個時辰,連給其他皇子皇孫的授課都耽誤了,這才將自己對於尚書的理解全部說了一遍。
“我就說這麼多,至於你能聽懂多少,理解多少就全看你的本事了。”
朱允熥敏銳地察覺不對勁,今天齊泰怎麼怪怪的?
“齊先生,就算我有不懂的地方,以後不是還可以隨時問你嗎?”
齊泰聽到這話,心裡莫名地升起一絲傷感,微笑著摸了摸朱允熥的頭。
“那就以後再說吧!”
“哦對了,又快到月考的時候了,你打算把這次的第一讓給誰,還是自己留著玩?”
朱允熥是大本堂當之無愧的學霸,日誦兩千言,放在哪兒那都是好到爆炸的成績。
因此,他不僅能得到“甲上”的名次,更是可以隨意將“甲上”送人。
這送人的權利,算是齊泰給得意門生開的專屬特權。
朱允熥倒是無所謂,在他看來給誰都行。
但這個話被靠近門口的朱權、朱植兩人給聽到了,當即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給我!”
“朱允熥,你自己說,十五叔是不是對你最好,每次拿零食盒子來大本堂,都是讓你最先挑!”
“朱植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對朱允熥也不錯吧?”
“每次去護城河抓蛤蟆,我不是把最大的那隻給他玩!”
“你那蛤蟆又不是三條腿的,根本不值錢……”
“我有零用錢呀,我這些年的份利都攢著呢,有三千多兩銀子,我全給大侄子!”
“那我出四千兩……”
朱允熥早就脫離了低階趣味,不再執著於對金錢的痴迷。
見兩人爭得不可開交,當即乾綱獨斷,把機會讓給朱權了。
“十五叔,這次你就別爭了,還是留給十七叔吧。”
“十七叔的母妃也不容易,上次去太子府探望太子妃,把自己的手脖子都扇脫臼了,這個人情咱得還!”
“哦……”
朱植聞言滿臉的失望道。
“那這次我就不跟小十七爭了,那下次得分給我,我母妃……咳咳……我很是希望得到父皇誇獎!”
雖然朱植卡了個殼,但大本堂裡的所有人都知道,不就是後宮那點事嘛,像誰沒聽說過似的……
“好好好!”
“下次一定!”
朱允炆見朱允熥如此操縱月考成績,把他氣得小臉憋得通紅,並且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個事情稟報給皇爺爺,讓皇爺爺知曉齊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