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說得有理。待本宮慢慢想辦法。”這事等將來見了靜遠師太,再慢慢商討。
我頓了頓,說:“本宮還有一事不解。”
“王妃請講,老臣知無不言。”
“本宮想問的是,嫣然姑娘的孕期到底是多久了?”
我此話一出,李御醫本來剛剛舒緩的臉馬上就變白了。
果然有蹊蹺,終於要露出馬腳了。我緊盯著李御醫的眼睛,他的眼角都是細碎的皺紋,我雖捕捉到了那一閃而逝的恐慌,但和那悠悠歲月衍生出來的皺紋裡蘊含著的滄桑和深沉相比,那恐慌就如風輕動,葉微驚,而瞬止,幾乎沒有留下痕跡。
第十三章 露荷翻處水流螢(二)
“李御醫,本宮素來知道你們李家醫術是世代相傳的,而且是父皇最信任的人。所以,今天本宮希望您對本宮的問題也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略略地施了些壓力。
“王妃,老臣惶恐。嫣然姑娘的身體狀況老臣都有記錄,請王妃一觀。”說著,準備拿出行醫記錄。
“不,李御醫。本宮不看,本宮想讓您親自對本宮說。”我逼視著他混沌的眼睛。
“這,王妃想讓老臣說……什麼?”李御醫的喉嚨響了一下。
“那好,本宮問你,嫣然第一次昏倒的時候,也是你來就診的,為何沒有妊娠現象。而後來才斷出有孕的。據本宮所知,李御醫診脈最為擅長,從來沒有失誤過。對此,你做何解釋?”
“這,王妃……”李御醫沉吟了一下方說,“按照常規,嫣然姑娘第一次暈倒的時候,應該是有身孕一月有餘,是可以診斷出來的。但是王妃知道嫣然姑娘一直有心悸的病根,心悸時脈搏跳躍無常,常有停頓,或時強時弱,稱為結代脈。還有一種所謂的滑脈,即脈搏往來流利,醫者稱之為“如珠走盤”,一般多見於痰飲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偶爾的結代脈有時臟器並無疾病,至於滑脈在正常的妊娠婦女中更為常見。”
李御醫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所以說萬物善變,沒有千篇一律,萬古不變的東西。嫣然姑娘當時由於情緒緊張,血氣逆流而上,呼吸減弱,所以才會暈倒。當時氣息紊亂,脈搏失常,老臣自是無法診斷出來她懷有身孕的。”
李御醫一番長篇大論,條理清晰,振振有詞,我有些呆了。難道就這樣被搪塞過去了?
我有些不甘,但還是說道:“原來還有這許多說法,本宮真是孤陋寡聞,真是慚愧!不過,嫣然這樣的身子骨也太孱弱了,怎麼能保住胎兒呢?”
“王妃明鑑。這也是老臣的擔憂之處。”
“唉,”我嘆了口氣,說道,“畢竟是殿下的第一個子嗣,無論如何,請李御醫多費心老神了。”
“王妃言重了。還是王妃雍容大度,才使嫣然姑娘能保身到如今。老臣已經把過脈了,脈象平和,母子均會平安無事的,請王妃放心。”
“如此就謝謝李御醫了。”
“只是還有一點要切記,請嫣然姑娘戒焦慮急噪,方能保平安到世子誕生。”
世子?我心頭微微一酸。仍舊說到:“李御醫真是懸壺濟世、醫術高超的有德之士。““王妃過獎了。老臣身受皇家俸祿,這也是老臣應盡之責。”
這李御醫難不能也是老奸巨滑之徒?每句話都絲絲合縫,滴水不露。
“來人,請李御醫下去休息,喝茶。”我已經懈怠了,無心再問下去。再這樣兜圈子,又有何意義?
微微風舉荷,細細雨澆愁。鳥雀喜呼睛,黎曉窺簷語。一場雨,洗亮了連天碧池,荷葉輕輕舞動,珠珠滾落,頓時失去了晶瑩之圓,卻留有一絲別韻風情。
我面前擺著是剛抄完的佛經。丁貴嬪因我進奉的靈藥醫好了她的頑症,大是高興。在我的婆母面前大大誇耀了我一番,並賞賜了大量的物品。但是卻少不了她的一份特殊禮物——經書,而且是她親自抄寫的經書,而我,只好親自抄寫了幾遍。
佛家說,人的功德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惡而沉淪;前世決定今生,今生又決定來世。個體生命在六道中不斷沉浮的轉生過程,就叫作六道輪迴。如果眾生能洞破事物緣起的本質,捨棄貪慾,斷除煩惱,停止造業,就能最終跳出六道,得到徹底的解脫。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
“王妃,聽說長幹寺的香火很靈驗。王妃是否也去一試?”明珠大概是看我百般無聊,才想出個讓我散心的法子。
我心念一動。也好,在這封閉的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