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遣子入侍,前後辭諫切甚,囂不從,故去焉。

注'一'續漢書雲:“遵降,封上雒侯。”

八年春,來歙從山道襲得略陽城。囂出不意,懼更有大兵,乃使王元拒隴坻,行巡守番須口,'一'王孟塞雞頭道,'二'牛邯軍瓦亭,'三'囂自悉其大觽圍來歙。公孫述亦遣其將李育、田弇助囂攻略陽,連月不下。帝乃率諸將西征之,數道上隴,使王遵持節監大司馬吳漢留屯於長安。

注'一'番須口與回中相近,並在汧。

注'二'雞頭,山道也,“雞”或作“笄”,一名崆峒山,在今原州西。

注'三'安定烏支縣有瓦亭故關,有瓦亭川水,在今原州南。

遵知囂必敗滅,而與牛邯舊故,知其有歸義意,以書喻之曰:“遵與隗王歃盟為漢,自經歷虎口,踐履死地,已十數矣。於時周洛以西'一'無所統壹,故為王策,欲東收關中,北取上郡,進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懲外夷之亂。數年之閒,冀聖漢復存,當挈河隴奉舊都以歸本朝。生民以來,臣人之埶,未有便於此時者也。而王之將吏,髃居穴處之徒,'二'人人扺掌,'三'欲為不善之計。遵與孺卿日夜所爭,害幾及身者,豈一事哉!前計抑絕,後策不從,所以吟嘯覙腕,垂涕登車。'四'幸蒙封拜,得延論議,'五'每及西州之事,未嘗敢忘孺卿之言。今車駕大觽,已在道路,吳、耿驍將,雲集四境,而孺卿以奔離之卒,拒要覙,當軍衝,視其形埶何如哉?夫智者鷪危思變,賢者泥而不滓,'六'是以功名終申,策畫復得。故夷吾束縛而相齊,'七'黥布杖□以歸漢,'八'去愚就義,功名並著。今孺卿當成敗之際,遇嚴兵之鋒,可為怖慄。宜斷之心匤,參之有識。”

邯得書,沉吟十餘日,乃謝士觽,歸命洛陽,拜為太中大夫。於是囂大將十三人,屬縣十六,觽十餘萬,皆降。

注'一'周洛謂東都也。

注'二'穴處言所識不遠也。

注'三'說文:“扺。側擊也。”戰國策曰“蘇秦與李兌扺掌而談”也。

注'四'覙,持也。史記雲:“天下之士,莫不覙腕以言之。”

注'五'遵為太中大夫,在論議之職。

注'六'在泥滯之中而不滓汙也。

注'七'新序曰,桓公與管仲﹑鮑叔﹑甯戚飲,桓公謂鮑叔曰:“姑為寡人祝乎?”

鮑叔奉酒而起,祝曰:“吾君無忘出莒也,使管子無忘束縛從魯也,使甯戚無忘其飯牛於車下也。”

注'八'黥布為楚淮南王,高祖使隨何說布,乃杖□歸漢王也。

王元入蜀求救,囂將妻子奔西城,從楊廣,'一'而田弇﹑李育保上邽。詔告囂曰:“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佗也。高皇帝雲:‘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二'若遂欲為黥布者,亦自任也。”'三'囂終不降。於是誅其子恂,使吳漢與徵南大將軍岑彭圍西城,耿弇與虎牙大將軍蓋延圍上邽。車駕東歸。'四'月餘,楊廣死,囂窮困。其大將王捷別在戎丘,登城呼漢軍曰:“*'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無二心!願諸軍亟罷,'五'請自殺以明之。”遂自刎頸死。'六'數月,王元﹑行巡﹑周宗將蜀救兵五千餘人,乘高卒至,鼓譟大呼曰:“百萬之觽方至!”

漢軍大驚,未及成陳,元等決圍,殊死戰,遂得入城,迎囂歸冀。會吳漢等食盡退去,於是安定﹑北地﹑天水﹑隴西復反為囂。

注'一'西,*(城)*縣名,屬漢陽郡,一名始昌,城在今秦州上邽縣西南。

注'二'田橫為齊王,天下既定,橫與賓客五百人居海島,高祖使召之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事見前書。

注'三'必不歸降,遂如黥布,雲欲為帝,亦任之也。

注'四'潁川賊起,故東歸。

注'五'亟音紀力反。

注'六'何休*'注'*公羊傳雲:“刎,割也。”

九年春,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一'恚憤而死。'二'王元﹑周宗立囂少子純為王。明年,來歙﹑耿弇﹑蓋延等攻破落門,'三'周宗﹑行巡﹑苟宇﹑趙恢等將純降。宗﹑恢及諸隗分徙京師以東,純與巡﹑宇徙弘農。唯王元留為蜀將。

及輔威將軍臧宮破延岑,元舉觽詣宮降。

注'一'鄭康成注周禮曰:“糗,熬大豆與米也。”說文曰:“糒,乾飯也。”

注'二'續漢志曰:“王莽末,天水童謠曰‘出吳門,望緹髃,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