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哦,伯飛,不愧是火器大師,這麼快就明白了,有多少把握?”

“回陛下,臣只看懂少許,但臣已有兩三成的把握,只是那引燃火藥還完全不得其法。”

據我所知,火繩槍的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

其點燃裝置是用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做成的火繩,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

但也正是因為火繩之故,所以速度較慢,而且每名士兵出征時都要揹負數十米長的火繩,十分不便。

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但這種速度比起那些高明的弓箭手還是差得遠,一個高明的弓箭手一分鐘可以射出近40支羽箭,而且距離也能超過100米。

善於此道的蒙古鐵騎即便在騎射中也能達到每分鐘射出二十來支羽箭。

不過,要是按照後世的三段射擊法,整排整排的輪換射擊,加上火藥射出後的那種心理震懾作用,效果還是明顯的。

火繩槍有四大弊病,一是火繩之故,二是操作麻煩,三是受天氣影響,四是精度差。所以後來被更加先進的燧發槍所取代。

也是自燧發槍開始,冷兵器徹底淪落出局了。

我心道,只要火繩槍能夠先期出來,加上手榴彈的輔助,還是能和蒙古人一戰的。如果在三年後的襄陽之戰上,燧發槍能夠研製出來,那就會百分之百的贏得勝利了,也是我該收復中原之時了,又或者是手榴彈加火繩槍也足以不敗了。

景定五年就這樣過去了,對於大宋人來說,除了換了一個皇帝,其他還是照舊,是理宗還是度宗,他們都不感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並沒有什麼異樣。不過,每個大宋人,無論是窮是富,年前都是高高興興地往家裡趕去,親人的相聚之樂,對來年的期望之盼,卻是恆久不變的。

這時代百姓的願望如此簡單淳樸,就是希望在新年全家人能夠團團圓圓,一起吃頓熱乎乎的餃子。

對我而言,卻是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新年,往日,此時的我又該在為火車票的事情發愁了,回家,票難買,不回家,又想家。

我開始想家,開始想念菱杉,開始想念後世的親朋好友,甚至還有那褒貶不一的春晚。

第42章 鹹淳元年

第42章鹹淳元年大年三十,太后謝道清在寧坤宮宴請了一眾家人,由於先帝之故,和往年相比,人數少了許多。除了我和全玖,還有我的其他幾名妃子,美人楊氏,修容俞氏,貴嬪胡氏,以及太后之弟御前侍衛統制謝道臨。

除了全玖,其他幾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當然那趙禥以前自是見過。我這三位妃子均是姿色上乘之選,雖然不如方靈,全玖,也是各有千秋,婀娜多姿了。

那謝道臨身材魁梧,不言苟笑,也不和眾人多說話,除了剛見面時給我磕頭請安外,只是自顧自坐著飲茶。

一眾美女哄著太后,使得謝道清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自全玖生日後,謝道清對我的態度也是有所緩解。

謝道清親自給大家斟滿了屠蘇酒,舉杯說道:“官家,我這弟弟一向如此,極其不善言語,我們自行吃酒說話,不用理他。今個大年三十了,先帝已去,所以我們這第一杯酒先敬先帝之靈。”

“謹遵母后旨意。”我等一起舉杯,一飲而盡。

旁邊的宮女急忙給眾人倒滿了酒,謝道清繼續道:“這第二杯酒我們一起敬官家,祝賀新帝登基。”

我舉杯道:“母后請,謝母后。”

“這最後一杯酒嘛。。。”謝道清稍事停頓,看了看我才道,“讓我們一起祝願大宋之興盛吧。”

“母后放心,孩兒一定會北定中原,中興我大宋。”

謝道清道:“恩,母后等著你吟鞭北指平天涯呢。”

全玖笑道:“母后還記得這句詩啊,玖兒相信官家一定能成功的。”

“記得啊,我盼著這天呢。大家都隨意,來,吃酒吃菜。”

酒過三巡,氣氛也漸漸隨和,好在屠蘇酒度數不高,不然我估計我得醉倒了。

我對面的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