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靠水吃水,這就言明各地當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區域的經濟。古人還曾言到,士農工商,這種說法其實也已經指出了各行各業缺一不可,到我朝時,人們普遍重士農,輕工商,這實為曲解古人之意也。士農工商僅是平衡之道,而非名次排列,所以學生認為朝上在重士農之時,也需重工商,要做到這點,需從上而下,上行下才會仿。。。。。。

“呵呵,這昝萬壽倒也和朕的想法有些一致。”我暗自想到。

“小七,文天祥到了嗎?”我突然想起這前科狀元。

“回官家,應該快了。”

我“恩”了一聲,接著將剩餘的三份答卷看完。

“報,文大人陸大人在外求見。”我差不多看完時,周公公前來稟報道。

“說曹操,曹操到,宣。”我笑道。

我將這些答卷遞給剛進門的文天祥二人道:“宋瑞,君實,朕記得你們都是寶祐四年同榜進士,來一起看看今科前十名的答卷。”

文天祥陸秀夫接過答卷笑道:“陛下看來胸有成竹了吧。”

“恩,朕已看罷,你們先看吧。”

兩人向何基行完弟子之禮,便認真看了起來。

當年,先帝理宗覺得文天祥的名字很吉利,高興地說:“天祥,天祥,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氣的預兆。”因此將殿試第七名的文天祥點為狀元。

無獨有偶,我也覺得今科殿試第七名昝萬壽的名字很吉利,萬壽二字對於我更是大有深意,不管怎樣,趙禥在歷史上還剩下十年壽命對我而言總不是什麼好事,而昝萬壽的名字正是萬壽,呵呵,朕萬壽,我朝萬壽。

我接著看起考生們上報的一技之長,有說會木匠活,有的說會染布,有的說會看相,還有的說什麼都會,總之是五花八門。

我見兩人看完,便道:“三位愛卿都是朕的講學,你們各自將你們心目中的三甲寫在紙上,看看結果如何。”

三人速度很快,我接過三人所寫的紙條,掃了一眼放在了桌上。

“何愛卿,最近身體還安康?”

何基聽我突然關心其身體狀況,感動道:“託陛下之福,老臣還算硬朗。”

我記得這何基卒於一二六八年,還有三年多的時間,我也想過讓其回家頤養天年,只是這大學新創之際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者來支撐門面,本來江萬里也適合,只是被我派去籌建商業部,我想來想去也就何基最適合了:“朕知道你唯以讀書講學為平生志向,朕打算任命你為大學首任院長,不知愛卿願意否?”

何基毫不猶豫道:“陛下,臣已近八旬,報效陛下之日不多已,臣定當鞠躬盡瘁,辦好此大學,上報陛下,下為我朝學子開闢新路。”

“何愛卿。”我突然起身對何基行了個禮,“愛卿不畏年長,此舉令朕感動,實為我朝表率,不過,愛卿不必鞠躬盡瘁,你只需把握方向即可,切不可事事親為,愛卿的身體康健乃我朝之福,教學(上班)時間愛卿自行掌握,你可多提攜年輕官員,讓他們放手去做。”

何基那敢受我之禮,急忙跪下道:“臣多謝陛下關心,臣一定遵從陛下旨意行事。”

我扶起何基道:“何愛卿知道沈括嗎?”

“當然知道,沈括沈大人還是臣祖父的好友。”

“呵呵,原來如此,朕打算讓沈括後人進入大學,以助你一臂之力。”

“沈括後人,沈逸秋嗎?”

“正是。”

“這小子啊,老臣識得,只是好多年不見了,沈逸秋可是個奇才,從小所想盡是匪夷所思之事,實不亞於當年的沈括沈大人,可堪重用,可堪重用啊,眼下這下子在何處?”

我笑道:“那沈逸秋現在在會稽,不日即可到京,你們原本相識那就更好了。下面,朕來說說朕對這大學的構思。朕開辦這所大學的目的已經說過,一為學術研究,二為培養人才。這學術研究不再侷限於傳統學說,凡是利於我朝的專案都可,所以朕會將此大學建設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大學分為不同的系別,比如,研究歷史的歸入一系,研究我朝地理風貌的,可歸入地理一系,研究數字計算的為數學一系,如此類推。”

我將我擬定好的系別及其涵蓋的內容交給了何基。

何基接過後似懂非懂道:“臣會按陛下思路仔細考量,另外還請陛下為這大學賜名。”

“既然在臨安開辦,就叫臨安大學吧。”

“是,老臣遵旨,臣會盡快做出規劃。”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