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3部分

段東樓喜道:“是,末將替段王爺謝過皇上。”

“要建設好雲南,自然需要大批當地的人才,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偏遠省份,儘管相對落後,但其資源還是不少,只要找到好方法,應該很快會走向富裕的。等這批人從大學畢業後,可以在雲南籌辦一所類似的大學,專門為當地培養人才。”

“如此更好。”段東樓道,“末將代雲南各族百姓謝過皇上之恩。”

我笑笑,又對田修顏道:“修顏,你便留在襄陽,與公孫小宸一起擔任軍中參議,隨朕一起北伐。”

“是,皇上,末將遵旨。”

“恩,各位將軍,一路辛苦了,今日吃好,休息好,自明天起便按照我軍的訓練方式進行訓練,興復軍嘛,不僅僅要興復雲南,更要興復我大宋。”我舉起酒杯道,“來,幹了此杯,朕相信,興復軍一定會成為我大宋軍隊中的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七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我連續收到了江淮軍區制置使李庭芝送來的八百里加急報告。

第一份報告是轉呈印應雷的訊息,李庭芝在報告中言到,日前收到來自濟南府龍牙的訊息,印應雷部正在向山東、河南及河北三省交界處的聊城進發,印應雷大人道,請陛下放心,他會貫徹陛下之遊擊精神。

儘管印應雷說得輕描淡寫,但我知道孤軍深入的艱難,後世的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的鬥爭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併為之付出了重大代價,僅人員就損失了一半之多。

對於印應雷所部,因為無法取得聯絡,我也無能為力,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了。不管多麼困難,至少我知道了印應雷還活著的訊息,這份報告怎麼說都算是一份喜報吧。

第二份報告上的內容卻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看完後令我大吃一驚。

廬州府武器庫於日前被盜,五支火槍及數十發彈藥不翼而飛,作為最高機密,擺放火槍的秘密地點只有廬州守備苗再成和第十四廂指揮使史玉琪有權出入,而史玉琪也同時失蹤。據武器庫守衛所言,在事發之日的申時三刻(下午三點四十五分),史玉琪從庫中取出了火槍,廬州北門守衛也道,史玉琪稱其出城試槍,於申時末(下午五點)城門關閉前和數名身穿百姓服裝之人一起離開了城門,之後便再也沒有返回。

當天夜裡,巡視完城防的苗再成將軍召開每晚的列行會議,才知道史玉琪不知所蹤,在查明情況後,苗再成將軍立即向揚州報告,並派人出城一路向北搜尋,直到次日凌晨,也沒有找到史玉琪的下落。

史玉琪為人正直,並無不良嗜好,一向行事低調,與軍中將士關係也十分融洽,頗得十四廂官兵的尊重,因此苗再成將軍排除了諸多可能,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史玉琪乃是蒙古細作,因為,最急於得到火槍的就只有忽必烈。

對於史玉琪的印象,我還是頗為深刻,武舉出身,在其武舉考試中,我親眼見過他和歐陽建青之戰,後加入禁軍,隨夏貴出征廬州,在安豐一戰中立有戰功,加上史玉琪領軍有方,在數年之內便升為廂指揮使。

“為了幾支火槍,就放棄了辛苦而來的廂級將領的官位,看來忽必烈對火器是重視到了極點。”

“哥,相對於火器,廂指揮使的作用當然遠遠不及。”

“哦,是嗎?”

“對於忽必烈而言,如果不能破解我朝之火器,則必敗無疑,因此可以說,史玉琪至多在一個點上會起到作用,而火器卻是關係到整個面的大事。”

“靈兒說得很好,這就是點和麵的關係,只不過,火器哪有這麼好破解的。”

“哥,也不能小視,破解或許在短期內做不到,但元朝幅員廣闊,其中自然有不少能人匠師,模仿還是有可能的。”

“模仿?這個倒是很有可能。”來自後世的我自然對國人的模仿能力毫不懷疑,我笑笑道,“只是火器的仿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僅僅是火槍所使用的火藥配方就足夠讓忽必烈折騰好一陣了。公孫小宸。”

“末將在。”

“去將夏貴將軍、王勝將軍、邊居誼將軍、朱煥將軍以及姜才將軍叫來。”

“是,皇上。”

作為史玉琪的上司和同僚,夏貴、王勝和邊居誼在知道火槍失竊後均是大吃一驚,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會和史玉琪有關。而朱煥和姜才因為不認識史玉琪,倒是臉色如常。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夏貴嘆道,“陛下,史玉琪是我江淮軍中的年輕俊傑,和犬子夏青並稱為廬州雙傑,也是末將極其看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