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蒙古族將領也極盡羨慕。
“大汗,臣也贊同帝師的說法,此次戰役完全可以看作是宋廷的籌劃,揚州軍的配合也證明了這點。自南朝小皇帝登基以來,南朝的軍情也發生了變化,原以賈似道為首的樞密院似乎正在被軍務院所取代,臣認為這場戰役的籌劃者應該就是南朝的小皇帝,而來自臨安的劍手,臣估計就是南朝的御前侍衛。臣也十分贊同史大人的看法,我朝各軍需要重新審視南朝軍隊的格局了。數年前,南朝雖然擁有王堅、張珏、夏貴等一大批名將,但因失去了孟珙的統一指揮,宋軍並不會對我朝造成多大的阻礙,但是如果宋廷小皇帝就是張大人所言的高人,那就務必要引起大汗的高度重視了。臣以為,這次陽家鎮戰役是南朝軍事從防禦走向進攻的分水嶺。”
阿術讚道:“董將軍高見,一支軍隊最關鍵的就在於其統帥。最近南朝的軍隊改革也是如火如荼地在展開,從這次他們竟然主動出擊來看,小皇帝也是野心勃勃啊。”
“父汗,兒臣以為現在的南朝小皇帝才是屬於正常的。”
忽必烈有些不明道:“真金,此話何意?”
“父汗,南人的江山自一百多年前被金人佔領後,南朝皇帝便一直偏安一方,小皇帝之前有五位皇帝,雖然偶有收復故土之心,也有收復之力,但屢次錯過戰機,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心理有些,有些扭曲吧,兒臣也不知道該用哪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心態。按照常理來說,家園被他人所佔,我輩自當死命奪回。但是直到小皇帝登基,兒臣才覺得南朝有了這種收復故土的心思,而這才該是正常人的想法吧。”
忽必烈笑道:“真金,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南朝趙的行為難道就不會是三把火嗎?要知道其老皇帝也有過端平入洛的經歷。”
“父汗,兒臣也說不清,但總覺得南朝的一系列變革並不是普通的三把火,從我朝掌握的情報來看,兒臣認為,用阿術將軍所說的‘野心勃勃’來形容南朝小皇帝是十分恰當的。”
“好,真金,你能有此想法,父汗很是欣慰。真金,你再來說說,如果南朝皇帝如此高明,或者說如此正常,那我朝該如何應對?”
真金想了想道:“父汗,依兒臣之見,不管對手如何,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兒臣記得小時候父汗曾經教導過兒臣摔跤之術,說只要自己的實力夠強,那麼無論對方怎樣出招,自己都可立於不敗之地。這兩國之爭,也就如同兩人摔跤,只要我朝的綜合實力超過對方,就可佔據主動。”
“恩,真金,說得好。”忽必烈笑道,“伯顏,你也來說說。”
“是,大汗。”伯顏恭敬言道,“大汗,臣沒有多少戰爭經歷,從各位大人的分析來看,臣以為,我朝軍隊首先當在思想上重視對手,從夏貴率領禁軍支援廬州起,南朝的軍事方針就已經產生了變化,正如各位大人所言,南朝小皇帝登基後,其國策已經不再趨於保守,而是在積極備戰了,這點我朝上下必須達成共識。其次,我朝軍隊的佈防需要加強,特別是我朝佔領時間不長的區域,比如三四年前奪得的南朝潼川府路的部分地區,以免再被偷襲。第三就是需要加快水師的建設了,臣以為當給劉整將軍更大的支援。”
“恩,伯顏,有理。阿術。”
“臣在。”
“立即傳令川中巴拉,董士亨兩位將軍,加強戒備。”
“是,大汗。”
“劉整。”
“臣在。”
“水師建設務必加快,有何政務問題,你可以直接找帝師解決,有何軍務問題,則可直接找真金協助解決。”
“是,臣劉整遵旨。”
“各位,從現在起,大家都要正視南朝,要把南人當作我朝的正式對手來看待,不得再掉以輕心。”
“是,大汗。”
“很好,趙如果以進攻為其軍事方向,倒也省卻了我軍攻擊城池的麻煩。”
“是,大汗。”郝經道,“從這個角度來說,的確如此,只不過,似乎沒有大汗想象中那般簡單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帝師放心,本汗會重視每一個對手的。”
全玖處理奏摺的速度越來越快,倒不是說每份奏摺她都能準確地作出批示,而是知道哪些奏摺可以自行處理,哪些需要我親自過目。
“官家,你看看這兩份奏摺。”
“什麼內容?”
“是有關臨安城內拆遷民居引發的爭論。”
“民居拆遷?”
這種事情在後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