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個對手打得遍地找牙。
這些都是他征服世界的一個又一個勳章,他把這個城市變成了他一個人的舞臺,滾滾而來的鈔票和女人是他的獵物,他突然覺得,中國人把官場和商界分別稱為政治舞臺和商業舞臺都是多麼的準確貼切啊。
是的,在這個舞臺上,一切都是表演,一切都是他策劃和導演的一出出悲喜劇,當然在這一切劇情中他出演的都是英雄,不是悲劇英雄,而是唯一的正劇英雄。
當然,他不是黑社會,至少他從不認為自己就是黑社會,儘管在海陽市民間和企業界,有一種傳言說他以前是黑道上混的,但他從來不以黑社會自居,也從不承認這一點。
他是一個“改革家”,“民營企業家”,“海陽市十大傑出青年”。
這才是最重要的,他經常提醒自己的手下兄弟:“說話、辦事、穿衣服要儘量注意形象。”
他甚至舉例說:“現在三陪小姐都流行穿一種學生裝,有的小姐還特意背一個書包去坐檯。據說上海的三陪小姐在包裡還要放一本餘秋雨、錢鍾書的小說,知不知道錢鍾書啊,那他孃的,學問大著呢!你們幾個知道為什麼?扮清純啊!”
“所以,我們也要一樣,要努力在外形上向工商界人士和知識分子靠攏。”馬濤對手下們說。
所以,英華公司的總經辦主任孫一峰就經常戴一付土裡土氣的秀琅架眼鏡。
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除了身體上的外包裝,他的名片上一共排著10餘個頭銜,諸如民營企業家協會理事長、散文詩創作協會名譽會長等等。
當然,他最看重的還是排在第一個的“十大傑出青年”。
而他一手創辦的實體——英華實業集團,也連年被海陽有關部門評為民營明星企業、A級企業。在本地的《海陽日報》的新聞報道中,他“安置就業人員2000多人,為振興中山區經濟做出很大貢獻”,“他作風正派,謙虛謹慎,守合同講信譽,具備人民代表的資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改革精神的優秀企業家”……
英華大廈頂層,馬濤辦公室。
馬濤正在他的炮筒望遠鏡前,觀看著遠方工地上發生的一起毆打事件,打人者是他的手下兄弟邊虎。
力壓群芳(3)
邊虎出門執行任務的時候,他又一次嚴厲地批評他:“打人的關鍵在於到位,最好不要打死了,一定要打殘,全身殘廢最好,打死人有什麼意思,就像上次的劉國榮,他反而解脫了。”
當他在鏡筒裡看著邊虎果然做得十分漂亮之後,他滿意地笑了。
馬濤繼續仰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他拿起了一本書。
這是他經常看的書:《教父》。其實,在更多的時候,馬濤覺得自己就像《教父》中的黑手黨老大唐?科利奧尼。
的確,《教父》這本書是他的聖經,他的座右銘,他經常用這一點來教育手下:“保持沉默”。尤其是對公安局裡的人,尤其是和某個權貴發生了交易之後,要和高官成為一個誠懇並且能保持秘密的私人朋友。
本來他文化不高,高中沒畢業。不過他也知道,何大龍曾說過,要出人頭地並不需要多大的才能,他曾舉例說,美國著名黑手黨黨徒——綽號“公牛”薩米的薩爾瓦託?格拉瓦諾,青少年時期比任何人都蠢,他有嚴重的閱讀困難,比如會把D看成B,字母R變成G,單詞更會亂成一團,在他看起來,上帝的英文GOD就變成了DOG(狗)……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混到了美國黑手黨最有勢力的家族——“甘比諾”家族的第二號人物。
所以才有人說:無知者無畏。知識使人懦弱,他記不得是誰說過的話了,而所謂的什麼“知識就是力量”,在馬濤看來,實在是他聽過的最為愚蠢的一句話。
所以他知道:只要有古老的西西里黑手黨的訓誡,再加上所謂的中國官場厚黑學,他就有足夠的本事在江湖和廟堂之間任意馳騁。他還記得何大龍曾就此說起過鄺小明,“鄺小明就是太聰明瞭,什麼都懂,一個人什麼都懂了,就會變得比較慈悲,狠不下心來。”
對何大龍所說的最後這幾句,他卻一直沒有弄懂其中的奧妙。所以,在他內心深處,他覺得對鄺小明不完全瞭解,對這個小兄弟總有一絲忌憚。
相反,馬濤對手下的幾個主要打手,他把他們稱為“執行官”,他卻一直認定為最為貼心的夥伴,無論他們怎樣兇悍,馬濤都會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感到安全。
邊虎就是他心目中一個理想的典範,邊虎是他的拳頭,是他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