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大雨,不能按時到達服役地,按秦律只有死路一條,這些被逼上絕路的漢子只有在大澤鄉揭竿起義。劉邦也差不多,亭長這樣的基層官員當了多年,也就盼著混吃混活,揩點油養活老婆兒子。可秦朝末年,暴政對下層的壓力越來越大,不但逼得普通老百姓沒法活了,連大多數小官吏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上峰命令劉邦押送一些人去外地服役,那時沒有火車更沒有高速公路,靠兩條腿走路,誤期是經常的,他面臨和陳勝一樣的命運,於是便帶領這些人躲進芒碭山,瞅個機會造反了。

在古代中國,科場不得意的落第秀才很多,逼到懸崖上的百姓更多,但大多數可能像羊羔一樣逆來順受,要麼死填溝壑,要麼成了孔乙己。可其中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人豁出去賭一下,就不得了,天下可能為之動盪。

這些人本來是為了活命,哪能想到自己成為帝王,成為歷史上的風雲人物。然而得隴望蜀,人之常情,一個人的胃口是越撐越大的。就如一個乞丐,開始只想乞討幾個窩窩頭,等到衣食不愁後,便自然想到蓋個大宅院,娶個媳婦,過上僕從如雲的生活。朱元璋當年去投奔郭子興的心思大約也是這樣,可後來覺得自己不比人差,舉目一看,張士誠、陳友諒這些人不過如此,胃口也就大了,想鯨吞天下了。一則野史說到,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剛修好的宮殿裡自言自語說:我朱重八原來只想亂世中有碗飯吃,沒想到打下了這一片花花世界。說完抬頭看見一個工匠正在樑上刷油漆,覺得失言的皇帝決定把工匠叫下來滅口,可怎樣叫工匠就是不理睬,最後讓人把他拽了下來。——原來那個工匠急中生智,假裝自己是個聾啞人,逃過了一劫。

後來的人只看到劉邦、朱元璋這種絕處逢生而且得了江山的人,他們的成功和個人的本事、眼光息息相關,也有許多偶然的因素。而大部分拿身家性命去賭的,多是血本無歸,這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和現在買彩票一樣,大夥兒只注意那個中頭獎的人,可多數人買了彩票,連個末獎也沒撈著。

打江山也好,做企業也好,這種因為絕地反擊而成功的,會帶來不小的副作用。他們是賭成功的,那種窮人乍富的心理往往決定他們時刻擔心到手的財富丟失掉,也決定他們更依賴於賭一把的路徑,如果不進行根本性的改革,政權和企業的運作非理性的程度更大,很難走上健康的迴圈。

皇帝為什麼善待廚師

洪武帝登基後分封自己的一大幫兒子為王,晉王拜辭鳳陽祖陵後,去封國的路上,鞭笞他的廚師。洪武知道了後,怒斥晉王,說你老子戎馬一生,對手下的將帥十分嚴格,可二十三年來唯獨對自己的私人廚師沒有斥責過。

這番話頗值得玩味。不是太祖仁義,殺功臣毫不手軟的皇帝哪有什麼仁義?只是手下的將帥所圖者大,要封妻廕子,要開府建衙,用現在的話來說,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所圖者大,必須要忍人所不能忍。而且跟著老皇帝出生入死的將帥,沒有誰是省油的燈,都是些能載舟也能覆舟的主,當然要恩威並施。而廚師獨掌自己的飲食,就是個手藝人,雖然也有君臣之分,但更多的是資方和僱傭的工人關係,圖的是一份豐厚的薪水,以及額外的賞賜,頂多是告老還鄉時給一個虛銜。廚師只管做菜不覬覦實際權力,作為帝王沒必要對人家那樣嚴酷。

大部分開國帝王沒有成功前,能和戰友一起稱兄道弟,彼此間有友誼。可一得天下只有君臣之分了,安能和文臣武將有友誼?因為友誼意味著平等,一旦成為君臣,只有“寵幸”和“疏遠”的不平等關係,嚴子陵不應光武之召當一個高官,而是回家垂釣,他便可以和皇帝同榻而臥,保留一份較為獨立的尊嚴。李泌對唐肅宗,方苞對康熙,都是布衣出相,不要編制內的宰相名分,他們這樣做能最大限度避免體制內君臣的尊卑關係,說白了,這是給皇帝幫忙而非臣子對帝王盡本分。

歷代帝王為了駕馭手下的大臣,琢磨出很多辦法,有明太祖這樣找個理由誅殺的,也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 一句話,軟辦法也好硬辦法也好,都是為了提防那些替自己打江山的能臣有二心。而對身邊的僕人,大多和洪武一樣,恩寵有加。這就是帝王之術。項羽有婦人之仁,對普通士兵的傷痛格外憂心,可不能給身邊文武僚屬想要的東西,所以韓信這樣的人去楚就漢。而劉邦是個沒教養的流氓,年輕人偷雞摸狗的事情沒少幹,見了慕名而來的文士,張開大腿大咧咧坐著迎接。可他知道這些文臣武將想要什麼,便用“功名”、“爵位”的狗骨頭哄著他們好好幹活。

朱元璋善待廚師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