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督查使,協助調查刑部尚書周焉遇害一案。
這件事讓趙弘潤頗感意外。
雖說就算他父皇不允許,趙弘潤也會繼續追查此案,但有了督查使這個特殊情況時的加官,他追查案件就變得名正言順許多,最起碼,似晁立棟那種傢伙沒辦法支走趙弘潤。
在大理寺的驗屍房內,幾名大理寺的仵作解除了刑部尚書周焉遺體上的官服,仔仔細細地檢查周身。
而趙弘潤與一干負責此案的官員,則在旁目不轉睛地看著。
本來似驗屍這種事,不需要趙弘潤與諸官員在旁,只不過,此番遇害的乃是刑部尚書,是朝中一等一的重臣,因此,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定要仔仔細細地旁觀整個驗屍結果。
“幾位大人,周尚書的後顱有腫包,顯然是遭鈍器用力擊打所致……”
一名仵作在檢查到周焉的後腦勺時,摸了幾下,憑藉經驗做出瞭如此推斷。
除此之外,其餘幾名仵作也從周焉的屍體上找到了繩索捆綁的痕跡。
“……周尚書的身體,有明顯的繩索綁痕,據繩索的深淺判斷,賊人將周尚書綁得極為嚴實,可能是怕周尚書掙斷繩索逃走……除此之外,並無外傷。”
大理寺愛卿正徐榮與大梁府府正褚書禮對視一眼,皺眉問道:“死因呢?”
“……卑職懷疑是服藥毒斃,不過要經過剖屍才能斷定。”幾名仵作嚴肅地回答道。
聽聞要剖屍,大理寺少卿楊愈連忙對徐榮與褚書禮二人說道:“兩位大人,這裡由下官盯著,兩位大人不如先到刑部本署檢視一下,或許在周尚書的屋內,會留下什麼線索。”
他這是好意,畢竟剖屍查驗的過程頗為血腥,而徐榮與褚書禮都是年過五旬的老人了,少卿楊愈擔心這兩位遭受什麼刺激。
徐榮與褚書禮點點頭,接受了楊愈的好意,不過臨走時,他們也善意地叫上了趙弘潤,畢竟雖說趙弘潤已在戰場上見慣了死屍,但這並不意味著趙弘潤能夠接受剖屍的過程。
兩位老大人看得出來,這位年輕的肅王殿下,其實面色也不大好。
不得不說,這兩位不愧是久在朝中的老臣,說出的話讓人挑不出一丁點毛病來:“肅王殿下,據老臣所知,周尚書遇害之前,殿下曾面見過尚書大人,不如與老臣等人一同前往刑部本署,順便老臣也可以向殿下您詢問一下當時的情況,或能對破案有諸多幫助。”
“本王定當知無不言。”趙弘潤連忙接受了兩位老大人的好意。
於是乎,趙弘潤以及徐榮、褚書禮二人,跟隨著刑部左侍郎唐錚前往刑部本署,而大理寺少卿楊愈,則與刑部右侍郎單一鳴,留下盯著剖屍查驗的過程。
邁步走出了驗屍房,宗衛呂牧忍著屋內時的不適,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嘆息說道:“何等賊人,居然如此膽大包天,加害周尚書……”
聽聞此言,趙弘潤與其餘宗衛們皆默然不語。
平心而論,在朝廷六部中,周焉稱得上是極少數與趙弘潤不存在利益掛鉤,但關係依舊挺不錯的朝中重臣,不像兵部尚書李鬻,其實心底恨趙弘潤恨得要死,但為了兵部、為了兒子李縉的前途,忍著不發作而已。
而趙弘潤與宗衛們,亦對周焉這位刑部尚書抱持好感。
比如就在前兩日,趙弘潤還因為溫崎的關係到刑部本署與這位尚書大人交涉,當時周焉就沒有難為趙弘潤,一聽說趙弘潤會徵求垂拱殿與禮部的默許,便爽快地同意了這件事。
這樣一位關係不錯的尚書大人死於非命,趙弘潤心中莫名的悲傷,隨之而來的,便是滔天的憤怒,畢竟撇開兩者間的友好關係不談,周焉亦是朝中少壯派,僅四十歲左右便坐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意味著他能夠在刑部主官這個位置上幹上最起碼十年。
損失了這樣一位相對年輕的賢臣,國家的棟樑,這對於朝廷而言,絕對是莫大的損失。
一行人在刑部左侍郎唐錚的指引下,來到了刑部本署,來到了刑部尚書周焉平日裡處理公務的屋舍房間。
由於此言關係甚大,因此,徐榮與褚書禮都沒敢讓兵衛參與搜查,而是請衛驕等宗衛協助,畢竟宗衛的忠誠有目共睹。
只可惜,一群人在刑部尚書周焉平日裡辦公的房間裡搜了半天,也沒找到什麼有空的線索。
於是趁著休息的空閒,大理寺卿正徐榮遂向趙弘潤詢問兩日前見到周焉時的經過,希望能從中找到什麼線索。
見此,趙弘潤亦不隱瞞,來到屋內書桌後,坐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