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浮島可以藉助自身的核動力在海上航行,因此可以報據需要沿著

赤道改變太空電梯的位置。浮島是凡爾納筆下機器島的現實版,所以被命名為“凡

爾納島”。從現在的電視畫面上根本看不到海,只有一座被鋼鐵城市圍繞著的金

字塔形基座,基座的頂端就是即將升空的圓柱形運載艙。從這個距離是看不到向

太空延伸的導軌的,它只有六十厘米寬,但有時可以看到夕陽在導軌上反射的弧

光。

看電視的是三位老人:張援朝和他的兩個老鄰居楊晉文和苗福全,他們都巳

年過七十,雖說不上老態龍鍾,也都是真正的老人了,回憶過去和展望未來對他

們而言都是一種負擔,而對現實他們又無能為力,唯一的選擇就是什麼都不想地

在這非常歲月裡安度晚年了。

這時,張援朝的兒子張衛明領著孫子張延走進家門,他拿出一個紙袋說:“爸,

我把你們的糧卡和第一批糧票領回來了。”張衛明說著,首先從紙袋中把一摞糧

票拿出來,遞給父親。

“哦,和那時的一樣啊。”楊晉文在旁邊看著說。

“回來了,又回來了。”張援朝接過糧票感慨地自語道。

“這是錢嗎?”小延延看著那摞花花綠綠的小紙片說。

張援朝對孫子說:“不是錢,孩子,但以後買定量以外的糧食,像麵包蛋糕

什麼的,還有去飯店吃飯,都得拿它和錢一起花才行。”

“這個和那時可不一樣了,”張衛明拿出一張IC 卡,“這是糧食定量卡。”

“定量都是多少啊?”

“我是21。5 公斤,也就是43 斤,曉虹和你們都是37 斤,延延21 斤。”

“和那時差不多。”老張說。

“一個月這麼多應該夠的。”楊晉文說。

張衛明搖搖頭說,“楊老師啊,您可是那時過來的人,都忘了?現在倒是夠,

可很快副食就少了,買菜買肉都要號票,這點糧食還真不夠吃呢!”

“沒那麼嚴重,”苗福全擺擺手說,“這日子我們幾十年前就過過,餓不著的,

別說了,看電視。”

“唉,可能馬上要用工業券(1)了。”張援朝說著,把糧票和定量卡扔到桌子

上,轉向電視。①國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購買大件電器等商品所用的憑證。

螢幕上,那個圓柱形運載艙從基座升起,飛快加速,消失在黃昏的天空中,

由於看不到導軌,它好像是自己飛昇而上的。運載艙的最高速度能達到每小時

500 公里,即使這樣,到達太空電梯的同步軌道終點站也需68 小時。鏡頭轉換

到安裝在運載艙底部的攝像機撮下的畫面,60 厘米寬的導軌佔據了畫面相當大

的一部分,由於表面光滑,幾乎看不出運動,只有導軌上轉瞬即逝的標度才顯示

出攝像機上升的速度。導軌在向下延伸中很快變細消失,但在它所指的遙遠下方,

“凡爾納島”呈現出完整的輪廓,彷彿是被吊在導軌下端的一個大盤子。

楊晉文想起了什麼,“我給你們倆看一件稀罕東西。”他說著站起身,邁著已

經不太利落的步子走出去。可能是回了趟自家,他很快又回來了,把一片煙盒大

小的薄片放在桌子上。張援朝拿起來看了看,那東西呈灰色,半透明,分量很輕,

像手指甲蓋。“這就是建造天梯的材料!”老楊說。

“好啊,你兒子竟然偷拿公家的戰略物資。”苗福全指著薄片說。

“剩下的邊角料而已,據他說,建造天梯時這東西成千上萬噸地向太空發射,

在那裡做成導軌後再從軌道上垂下來。。。馬上,太空旅行就平民化了,我還托兒子

聯絡了一樁這方面的業務。”

“你想上太空?”老張吃驚地問。

“那也沒什麼了不起,聽說上升時根本不超重,就像坐一趟長途臥鋪車似

的。”苗福全不以為然地說,由於已多年不能經營煤礦,他早已成了破落戶,別

墅四年前就賣了,這兒是唯一的住處;而楊晉文由於有一個在太空電梯工程中工

作的兒子,家裡條件一躍成為他們三家中最好的,有時很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