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因為外國人和當地人都開始投資辦廠,那麼就都需要僱用當地的員工。需要員工的人一多,這批員工的工資自然水漲船高。員工們有錢了,就會把錢消費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比如他們可能去買一個任天堂遊戲機回來天天玩,或者去僱個保姆回來替自己做家務。買任天堂遊戲機可以刺激遊戲機廠的利潤,讓那裡的工人也有閒錢去消費;僱保姆則更是直接增加了就業機會,讓其也有了消費能力。這樣,這批高薪員工就成為了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而他們透過消費和提供就業能夠帶動相對貧困階層的發展,而這種現象被稱作是“涓滴效應”,也就是傳說中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理。而這些貧窮階層在受益後,也會有閒錢來購買鞋子,這樣使得鞋廠獲益,然後鞋廠又會給員工漲工資或僱用更多員工,而他們也會去購買任天堂或僱用小保姆,由此形成良性迴圈。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匯率戰爭 第四章(2)

所以,外國人投資的結果是讓整個社會的經濟都欣欣向榮,而這樣又會誘導更多的國外資本進入。這些外國資本可能不會直接投資前面所說的鞋廠,而可能會選擇任天堂這樣的遊戲機廠,因為鞋廠員工的收入讓任天堂賺取了多的利潤,使得購買任天堂股票也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在資金湧進股市的同時,資金也會湧進債券市場,因為大家都認為,把錢借給鞋廠或任天堂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這些公司的業績只會越來越好,怎麼會還不起錢呢。同時,資金也會湧進房地產市場,因為投資人都認為發了財的當地老闆、鞋廠員工、任天堂員工、保姆等會因為收入增加需要更好更寬敞的房屋。而所有這些投資的第一個步驟就是這些投資者必須用手中的貨幣換取當地的貨幣,這樣才能完成種種投資。而這些投資者對當地貨幣的需求,會讓當地貨幣的匯率變得越來越高。

但與此相反的情形也不是沒有。如果鞋廠的投資者不再看好一個國家,他們就會把自己的資金轉移,而轉移的第一步就是拋售當地的貨幣,換取其他貨幣,而由於拋售增加了市場上當地貨幣的供應,因此當地貨幣的價格就會下跌。但如果只是他們離去,其對貨幣價格的影響還是微乎其微。但是他們的離去,其實意味著鞋廠員工都會沒有工作,或至少工資降低了,而如此一來他們就沒有錢再買任天堂或僱用保姆了,而反過來,任天堂的員工和保姆也就沒有錢買鞋了。同時,由於鞋廠和任天堂的效益都不好,外國人也不再願意買他們的股票,並且也不願意買債券借錢給他們花。房地產商一看大家都沒錢了,也就知道沒有人會買房子了,因此外資也會跟著離去。經濟如此不好,資本自然要離去,去尋找一個回報率更高的地方,於是大家就會爭先恐後地拋售當地貨幣,由此導致貨幣匯率下降。

***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大家之所以爭先購買或拋棄一種貨幣,其基本的目的就是兩種:獲得利潤及規避風險。而經濟學最基本的一個原理之一,就是風險和收入是相輔相成的,要想有收益,必定有風險;而一個事情如果收益高,自然其風險也高。在發達國家投資,其回報率雖然不如在發展中國家投資,但因為一切都已規範化,相對來說收益要穩定、安全些。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雖然市場很大,但就好像以前的美國西部一樣,一切都是未知數,發家的可能性固然有,但傾家蕩產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即使是發達國家,也不能說一切就都安穩了,風險雖然相對小,但市場、行情的波動導致公司破產也不是罕見,金融危機即是明證。

由於投資者無法預測未來,於是很多時候都會以古為鏡,從過去的歷史中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可靠。不幸的是,投資的歷史中變數太多。按理說,借錢給國家應該是比較穩妥的事情,因為實在不行國家可以透過徵稅、賣土地、賣資源等方式來還款。但這數百年的歷史證明,即使借錢給國家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而如果一個老百姓把錢借給國家,之後該政府如果欠債不還,那麼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想從手握重兵的政府手中要回自己的錢,簡直就是撼樹蚍蜉,即使有理也說不清。國家就是不還給你,怎麼著吧?

匯率戰爭 第四章(3)

歐洲政府從16世紀就已經開始有習慣性崩潰的事件發生了。比如在1557年至1696年之間,西班牙雖然從南美剝削了無數黃金白銀,但150年中還是習慣性破產了14次,大部分的錢都被浪費在了打仗上。其他國家相對好些,但也不乏還不起錢的。即使是制度相對健全、更注重保護私人財產的英國,到了關鍵時刻也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