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分配給同來的諸王勳臣兵丁人等,各旗都是按照左右翼的次序來分的,可攝政王多爾袞卻起了私心,把原該分給鑲黃旗的好地與正白旗相對較差的地互調了一下。鑲黃旗的人當然不滿了,身為其中一員的鰲拜本就疾惡如仇,面對如此不公,哪能嚥下這口氣,這可不僅僅是與蘇克薩哈的問題了。
鰲拜遂決意將黃、白兩旗之地再予以調換,索尼與遏必隆堅決支援,正白旗蘇克薩哈自然站在反對一方。四輔臣三打一,不是一打一,更重要的是,這個事件的高層次問題是黃、白兩旗相爭。
權爭並非欺康熙(2)
正白旗的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蘇納海與鑲白旗的直隸總督朱昌祚,及直隸巡撫王登聯上書皇上不同意這樣做,結果竟都被處死了。蘇克薩哈肯定要保,其他三輔臣意見一致,都反對。據說康熙不同意,是真是假,不好說了,反正沒有行動證明。話說回來,若皇上堅決不同意,索尼與遏必隆會幫著鰲拜跟他對著幹嗎?於情於理也講不通啊。還有那孝莊太皇太后(見《攝政卷》),怎麼也沒出來講句話?照人們的高捧,完全可以改變決策的人嘛。
康熙六年(1667)七月,也就是索尼逝世後的一個月,康熙正式親政了,這本是一個了不得的大日子,但因為要證明鰲拜專權,又變得不足為重了。相反兩年後擒鰲拜的那一年通常才被認為是康熙真正親政的開始。真是這樣嗎?看來問題在於鰲拜是否專權了。
看到皇上親政了,於是三人聯名上疏,請求歸政於皇帝。未曾想,太皇太后沒答應,說是皇帝年齡還小,經驗不足,三位輔臣還是再堅持一兩年吧。可笑的是,這不僅未能成為鰲拜不專權的證據,反而成了歌頌孝莊太皇太后政治韜略的東西了,真不知這韜略在哪?
之前說鰲拜專權很是有點牽強,那以後這兩年又怎講?還是那句話,以事實為據。先是鰲拜終於抓住機會,和遏必隆幹掉了夙敵蘇克薩哈。起因倒還在蘇克薩哈自己身上,還有那幼年康熙,讓鰲拜乘機得了手。
原來康熙親政不過六天,蘇克薩哈便以健康為由上疏乞退,願為先帝守陵。也許他深感與鰲拜結怨太深想自保,也許他確感官場險惡年齡又大想激流勇退。不過,不管啥原因,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得罪了小皇帝。
怎麼?俺才剛上路,前方還不知啥情景,正需要你們這些重臣扶一把,帶一下,何況太皇太后不也說了不許退嗎?可你蘇克薩哈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要去為先帝守陵,莫非有意和俺唱對臺戲,不滿俺親政不成?來呀,著議政王大臣會議具奏,口氣相當不高興、不客氣。鰲拜於是與遏必隆等會商,羅列出蘇克薩哈二十四條罪狀,連其子孫兄弟無論到歲數還是未到歲數的,全部幹掉!
據《聖祖實錄》這樣的大清官方史書記載,蘇克薩哈是鰲拜密謀殺害的,康熙起初不同意,後因架不住鰲拜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整整一天的折騰,才被迫同意的。一般牽涉康大帝的是非問題,這樣的書能有幾句真話?很難說得清。
從殺害蘇克薩哈的時間程式上看,就有很大蹊蹺。康熙七月七日舉行親政大典,十三日蘇克薩哈上疏乞退守先帝陵,當日,小皇帝即派侍衛米斯翰前往責問(不是鰲拜派的),十五日決定逮捕,十七日公佈罪狀,隨後便是被迫同意對一個當朝重臣全家下毒手。這個被迫,於情於理都講不通。
再說了,除了官方刀筆吏三番五次講之外,沒有任何具體事件可以證明鰲拜在已經專權的情況下,剛親政的小皇帝不同意,他鰲拜敢明目張膽地搞出這麼大的動作來嗎?還有太皇太后,怎麼一句話也沒有?她的聰明才智,她的無上之尊都到哪兒去了?實在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四輔臣時代的歷史,真是一個充滿疑問的歷史。不過有一點還是可以講清楚的,那就是,鰲拜絕不是衝著康熙來的,不僅這一次,四輔臣的八年,都沒有一個真正的事件可以證明他曾經與小皇帝對著幹過。這才是真相!
擒住鰲拜為哪般(1)
不過,康熙親政後的前兩年,鰲拜之權肯定要比以前大很多,倒是事實。索尼逝去,蘇克薩哈被幹掉,遏必隆即使不是同盟者(殺蘇時是),也不是相抗的對手,鰲拜已成實際上的首席輔臣。高處不勝寒,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的。如果上面那一個還是喜歡惟我獨尊的話,稍有閃失,人頭落地都是小事,滿門抄斬也非稀罕事了。
偏偏鰲拜又不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政治上也是剛猛有餘、謀略不足。蘇克薩哈事件,特別是其中兩旗圈地的事,他之所以從兩黃旗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