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這想法,咱們家和老大家這些年都是這籬笆圍牆,多不方便,你看看親家他們家,修個圍牆多穩當啊。咱們家這靠山呢,前些年芽兒更小的時候,就在院裡玩玩我都時常不放心,生怕山上下來個什麼大東西。這些年有了那二十幾畝地,家裡可過得比從前好多了。”

爺爺見奶奶竟然率先站出來反駁,有些意外,但幾十年的夫妻了,爺爺也是瞭解奶奶的,知道這次奶奶是鐵了心的贊同這提議,只得讓我細說一下後,讓大家都再說說對這事的看法。

聽爺爺發話讓我細說。激動的從奶奶懷中爬下來,回想著這些天觀察後的打算,堅定的道:“首先要買下從村裡進來到我們家裡邊寺廟外這一片12個山頭,上至後山的大林子邊。下至河邊。然後得建作坊,就建在我們家和大伯家之間,我們兩家雖然離著近400來米,又分別在兩個山樑下,可這一片地都夠寬、夠大、夠平坦,中間那小箐溝到時修整一下依然留出來就行,不會有影響。”

一句話才說完,小舅舅驚呼道:“啊!買這麼多山頭,芽兒你還要建作坊,這。。。你兩家之間這麼寬。這是得建多大啊?”

看著都同樣驚訝的大家,我得意的一笑道:“嗯,就是剛才說的那麼大,從我們家建到大伯家這邊。”

說完看著又要驚呼的其他幾人,我笑道:“等人家說完嘛。”見大家又都強自冷靜下來。才接著道:“我們家和大伯家各自建上圍牆,但各家都留出一道可以通向這片廠區。。。額不是,是通向作坊區的後門。整個作坊區全用圍牆圍上,靠近大伯家這面就建成柿餅作坊,跟另外一邊用圍牆隔開,柿餅作坊從左右分成削皮區和晾曬區,在它們之間也用圍牆隔開。但在圍牆上也留出一道門。”

見這樣說顯然不夠明白,讓小哥拿來紙筆後,讓大家都圍攏在桌前,邊畫邊道:“削皮區在四面圍牆邊建上連通並三面敞開的瓦棚子,又可以堆放收到的柿子,又可以讓大家在裡邊削皮。雨季收菌時也會很方便。右邊的晾曬區要更大些,留出大大的院子曬柿餅,而且在這裡修上大庫房和大烤房,也修上煮鹽菌要用到的大灶,到時也可以在這製鹽菌了。”

畫著圖講解。大家明顯已經明白過來,但老爹還是疑惑的問道:“那這柿餅作坊的大門建哪啊?靠你大伯家這邊建削皮的?”

我笑著在圖在幾筆畫了個門的位置道:“這作坊大門要留得大大的,就建在靠近大伯家這邊,當然也就是削皮區這邊,工人們和村民削皮和稱柿子都在這邊,削皮區到晾曬區中間的圍牆上也建個能透過騾車的門,到時方便運送削好皮的柿子和菌之類的。”

爺爺聽完後道:“嗯,這樣是妥當,只是這圖上靠山的圍牆外還有這麼大大的一圈是什麼啊?這靠後山的作坊圍牆外還有這麼大空檔是要幹什麼,我記得那有些陡了吧”

見爺爺已然進入狀態,我輕笑道:“靠後山外邊一圈也是圍牆,從大伯家那邊圍到我們家這邊的外圍牆,那些不是有些陡麼,在上邊就都種上果樹,在晾曬區圍牆後那坡上的箐邊還能修上個大水池子,架上竹管子就方便用水不是。到時在晾曬區後圍牆上開道門可以出去的,但這外圍牆確實太大了,可以先不修的。”邊說邊用筆畫出了小箐溝的位置,並畫出大伯家和我家的位置。

大伯驚道:“對啊, 這才過去200來米呢,晾曬區也才修到了小箐邊,那另一邊還有200來米要幹什麼用啊,現在這已經就是集鹽菌作坊和柿餅作坊為一體了。”

聽著大伯用上了我常用的現代詞彙,我笑道:“另外一邊也有大用呢,準備到時要建上製糖的作坊和加工其它東西的作坊,而且這柿餅作坊也不光是包含了鹽菌作坊,到時也還有其它用處呢。”

這些說完後,讓大人們更是目瞪口呆了,燕兒跟著哥哥們則興奮異常,就著桌上的簡易圖紙嘰嘰喳喳就開始討論幻想起來。

二哥突然開口道:“那買完你說的那些山頭又修完這些得多少錢,你算過了麼?”

額,這話題讓我一陣的氣餒,錢我早算過了,可能是不夠了,買下一直想要的這片山樑後,可能只能先修出柿餅這片作坊了,另一片可能有些為難。

見大家又都注視著自己,我瞪了二哥一眼後弱弱的道:“這次的柿餅保守估計還能再收一個月,也就是大概總共能收到40多萬斤,但不管怎樣至少能掙到1000多兩銀子。。。。。”

“啊,這麼多?”小哥不信的驚叫著打斷我,其他的人除了二哥也都明顯的不信。

得意的看了小哥一眼後,我依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