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一位副軍長給劉伯承及其他院的領導人來信說:“我於1954年12月份畢業後回部隊工作。在這短短的一年裡,在指導部隊正規建設和戰鬥訓練方面,深深體會到:由於學院的培養,自己是大大提高了一步,特別是軍事學術的收穫更顯著些。因而,在組織指導部隊指揮員和參謀人員訓練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解決了各項工作中的很多問題。我之所以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取得這樣大的收穫,完全有賴於黨的關懷和母校卓越的工作。”
志願軍一個軍的4名領導幹部聯名給劉伯承來信說:“一年來,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學院所學的東西,對於指導實際工作的重要意義。過去所學的理論,幫助我們在工作上解決了許多困難,使我們在許多問題上能夠正確地貫徹執行建軍方針,服從建軍利益。如果說我們離校後在工作上稍有成績的話,這就是學院對我們教育的結果。”
野戰部隊一個師的領導幹部來信說:“全師部隊都在修建營房,未進行全訓,只是幹部進行了各級指揮員和各級司令部圖上和現地作業。進行作業時,我在母校所學的東西是完全用得上的,在組織與領導作業時更大有用處,這就使我體會到學與用是完全可以結合的。”
海軍陸戰師的一個領導幹部來信說:“我們這裡正在進行登陸作戰演習。
我有幾個不懂的問題,向院首長請教”。許多畢業學員來信,要求軍事學院將攻防戰鬥概則,各兵種戰鬥概則,江河戰鬥、遭遇戰鬥、山地戰鬥以及後勤保障等方面的教材講義發給他們一套,便於他們繼續學習和指導部隊訓練。
劉伯承讀著這封封來信,心中感到莫大的安慰。軍事學院五年來的訓練工作究竟如何,事實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五年來用心血與汗水澆灌的“樹木”,已經結出了累累的“碩果”。為國防現代化建設而奮鬥的共同願望,已經把他和成百上千個畢業學員的心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了。如今,這位嚴謹、勤勉、謙和的“園侗,已經“桃李滿天下”了。
五年來,劉伯承為了辦好軍事學院,為了訓練好全軍中、高階幹部,起早睡晚、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工作比戰爭年代還要繁重、更為辛苦。過度的勳勞,使得他多病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了。他的夫人汪榮華說:“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數十年中,我看到他這一時期的學習和工作是最辛苦的,身體也是最不好的。”
第二十三章一九五八年的風波
第一節風波的緣起
歷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徑情直遂的。
正當劉伯承領導軍事學院不斷前進的時候,1958年開展的所謂反對教條主義的鬥爭,使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也使軍事學院乃至全軍的軍事訓練遭到嚴重的挫折。
這場鬥爭從軍事學院開始,進而波及軍隊各個院校,並蔓延到各部隊和機關,使全軍的軍事訓練走了一段大的彎路,從而大大延緩了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程序。
1956年2月,蘇聯共產黨召開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赫魯曉夫在會議期間作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當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認為,全盤否定斯大林是不對的。同時也認為蘇共二十次代表大會在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揭露其錯誤的嚴重性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因此,中共中央堅持全面評價斯大林的正確立場,同時又以斯大林的錯誤為鑑戒,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4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討論而寫成的編輯部文章《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4月25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的重要著作,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同時,也提出了“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向外國學習,”不能盲目的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並明確地指出“學術界也好,經濟界也好,部還有教條主義”。
6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學習《改造我們的學習》等五個檔案的通知,要求全黨認真學習《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等5篇文章,“克服實際工作中的主觀主義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特別是克服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外國經驗中的教條主義傾向,克服學術研究、報刊宣傳、教學工作中的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也發出了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的補充通知。
軍事學院反對教條主義的運動,就是在上述國際、國內背景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