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香港商界的熟人,象蔣道方、慶奇,華達地產的喬寅生,FAG設計事務所的威利唐等。只不過,他們都圍在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邊,聽他們的口氣,這才是今天他要見的正主。
“安先生嗎?”楊星伸出手去和安義禮握了一下道:“我早就想去拜會你,只是怕你貴人事忙不願見我。”安義禮覺得自己好像踏進了一個陷阱,但不得不硬著頭皮留下來。“我叫楊星,是中星國際的總裁,中星國際也是星華地產公司的大股東,我說的話就代表了星華地產公司的意思,這裡有兩份東西你看一下。”楊星也不廢話,先遞過來一份檔案。
安義禮開啟看了一會,臉色就變得煞白。這是一份玫瑰園現在所欠的最大幾家債主的債權轉讓書,現在的星華地產公司可以說是玫瑰園的最大債主了,4億債務裡一大半都是星華地產公司的了。“你什麼意思?”安義禮問道。楊星沒正面回答,又遞上了另一份檔案,這份中英對照文字的合同是一份股權主讓書,上面是香港利達行的股權轉讓50%給星華地產公司香港公司的檔案。也就是說,星華地產公司現在是他安義禮最大的債主和股東。
看著還在除錯情緒的安義禮楊星問了一句:“安先生重頭再來一次,還會選玫瑰園嗎?”安義禮點了下頭:“這是全北京最好的房產專案,也是五位香港地產律師論證過的。”楊星笑了一下道:“可惜,不是每一個美好願望都能結出美好的果實來的。”看著安義禮垂頭喪氣的樣子,楊星又追問了一句:“現在還不算晚,如果再給安先生一個機會,能把玫瑰園救活,不知安先生能否願意在我的手下屈就呢?”安義禮眼中頓時燃起了希望,這個人不管目的是什麼,只要他能挽救玫瑰園,讓自己從這個泥潭中脫身就是最大的好訊息了,現在他還有意讓自己繼續擔任這個專案的主管更是意外之喜了。
楊星拍了拍那份利達行的股權轉讓書道:“如果安先生能屈就,這家公司就物歸原主,你覺得這個條件怎麼樣?”這句話成了壓倒安義禮的最後一根稻草,雖然他寧為雞首的願望很強烈,但面對現實的壓力,作為商人,他只有選擇服從。
和聰明人談話很輕鬆,不到一天,安義禮就答應投入到楊星手下。第一次正式登上了國內舞臺,在國貿中心十八樓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同時成立和股權重組了它旗下的幾家公司,它們是星富投資、星斗研究院、星海商貿、星華地產、星雲電子、星辰製造、星美時尚、星光娛樂、星空人力、星威資源。
其中,星富投資、星斗研究院、星海商貿、星華地產已經成立,但它們的股權已經大部分轉到了中星國際的名下,剩餘六家的主要股權也置於中星國際的名下,從表面上看,中星國際一躍成為了這十家公司的大股東,而且這十家公司私下裡還有彼此的相互持股協議,形成了以中星國際為中心的蛛網式的公司架構。中星國際雖然沒有任何實業,但僅憑股權交易就已經穩居國內民營企業的前幾位了。
隨著公司結構的變更,陪楊星創業的一幫手下也分得了不菲的收益。查國強、方凱、王伊人等股權都進入了中星國際的名下,七大寇以及在九都、商城、上海的眾多員工也都在這十家公司裡有了數目不同的股份。楊星一直主張要讓公司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必要的物質獎勵是必需的。由於中星國際和旗下公司的香港註冊已經完成,各公司頂著港資的招牌,公司的各級職務也跟隨國際潮流有了變化。
楊星當仁不讓的成為中星國際的CEO,方凱成為CFO(首席財務官)兼任星富投資的CEO,劉芸成為CMO(首席市場官)兼星美時尚的籌備組組長,安義禮成為了中星國際的CSO(銷售總監)。王伊人成為COO(首席營運官)和CHO(人事總監)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新加入的蔣道方則躋身為CLO(首席律師)和CNO(首席談判官)併兼任星空人力的CEO,遠在美國正在談判收購業務的伍海軍則成為了中星國際的CTO(技術長)和星斗研究院CEO,於德利成為星華地產的CEO,剛被收購的華達地產的喬寅生作為他的助手COO(首席營運官),劉芸的助手田世平成為了星華地產的CMO(首席市場官)和CSO(銷售總監)。查國強放棄星海商貿總經理的職務,由馬三奇擔任CEO,他改做中星國際的執行董事。
藤野總一郎、韓世浩、尹真、姚宏基等暫時先頂著星斗研究院研究員的職務,但他們和伍海軍專門從康柏挖角過來的原亞太區總裁遲重瑞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把星雲電子公司的框架先搭起來,因為楊星交給他們幾項劃時代的產品概念——C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