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跪著計程車兵大驚,慌忙又道:“旁邊尚有湖廣巡撫方孔炤之兵!”
“方孔炤之兵?”
這話讓左良玉眉頭皺了起來,示意左夢庚暫時停留。
左良玉很清楚自己為何能屢屢被劾卻最多隻是被降職留用,這其中,東林出力不小。所以,他在南直隸時,遇著張國維、史可法,都相當客氣,這二人的軍令,他多少還要聽些。
相反,楊嗣昌一向與東林不睦,他扶植起來的熊文燦,左良玉當然不會給之好眼色。
但湖廣巡撫方孔炤則不大一樣,此人與東林關係向來親近,但與閹黨中的阮大鉞也有些交情,同時,據說此人還是南海伯親戚長輩。
對於俞國振。左良玉並不陌生。他從史可法那兒不只一次聽到提及俞國振,自己也非常羨慕俞國振。象他這樣的武將,最大的夢想,便是能因功封爵。只不過他此前雖然也立過不少戰功,卻一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果,而且也吃過不少敗仗。
若是真與方孔炤起了衝突,那些東林大佬們會站在何方?
東林也只有在面對閹黨時才會真正團結起來,大多時候,他們相互之間也是明爭暗鬥的。至少左良玉可以肯定,史可法對於俞國振並不滿意。總覺得俞國振這人“只識小義不識大義”,甚至還抱怨說,俞國振借《風暴集》亂清流,借《民生雜紀》壞學風。獨佔新印刷術之利而不用於東林諸君子,其心可誅。
一念至此,他看著左夢庚:“我兒,此事由你去處置,稍稍控制一點度,老子可沒有吃虧不出聲的規矩。n.et說網/無彈窗廣告全文字TXT下載”
左夢庚深沉一笑,向著自己幾個親兵點了點頭,然後便出了左良玉的大帳。他走之後,左良玉才覺得怒氣稍稍平歇,哼了一聲:“若不給這些小輩一點厲害。只怕有人更會猖狂!”
營中諸將都是屏息凝聲,無一人開口。
眾人都知道,左良玉的怒火其實並不是向那個據說阻止左良玉部下劫掠的沈姓小姑娘,而是向著方孔炤,還有熊文燦。
左夢庚出了營,並沒有向著那座小村去,而是折向南面。
此次俞國振夜襲流寇,事先方孔炤已經與熊文燦通了氣,故此左良玉部才會適時出現,加入追擊敗寇的行列中來。撿了個大便宜的左良玉。還知道湖廣兵的位置,左夢庚對此也是極熟的。
左良玉的意思是要出一口氣,讓方孔炤吃一個啞巴虧,看起來是為沈雲英之事,但左夢庚知道這背後其實暗藏著別的玄機。即使沒有沈雲英之事,左良玉也必然會動手製造事端。
左良玉原本就是磨擦高手。他新敗之後,如果湖廣兵也敗那沒有什麼,可如果湖廣後勝了,他必然要製造兩軍間的紛爭,為的是不令背後的大佬們小看而放棄他。…;
以左良玉看來,凡文臣督君,必皆懦弱,方孔炤雖然這一年多來頗練了些兵,卻也不能例外。只要他表現得跋扈強硬,方孔炤多半會退讓,只有背後的俞國振,會有些麻煩,但左良玉不怕麻煩。
高大柱帶著百餘人緩緩前行。
白文選所部十餘萬人,除了兩萬慣寇外,大多都是在荊襄一帶挾來的百姓,他們從賊之心並不是很堅定,因此在得到降者不殺的宣告後紛紛投降。這些人口,對於官府來說是負擔,可對新襄來說卻是財富。將他們解至欽‘州,先在碼頭處的隔離區住上三個月,習慣了新襄的規矩和南方~~…更新~~的氣候,便可以送往需要勞力的各處了。
所以高大柱將自己手中的人都派到了各處去收攏降者,他估計總能收攏到幾萬降人。
一隊同樣是明軍計程車兵迎面而來,對方的佇列很鬆散,高大柱皺了皺眉,若是虎衛這般行走,那是要吃棒子的。
虎衛只要外出,無論是行軍還是做什麼,都講究成行成列,兩人可以並肩成行,但三人以上就得依次成列,這是最基本的規矩之一。象高大柱如今帶著身邊的兩百人,除了他與五六名軍官是單獨一列之外,其餘諸人排成兩隊,行走之時,自帶著一股威風。
迎面而來的則不然,他們軍紀渙散,鬧哄哄的,讓練慣兵的大柱很是不滿。
而且這條官道並不寬敞,對方如此來,必然擋著他們。因此大柱下令道:“都有,立正,靠邊!”
大柱的意思就是讓開主道,等對方先走之後,他們再繼續前行。這是出於虎衛的驕傲,不願意同這等烏合之眾混雜於一處。但看在對面人眼中就不一樣了,左夢庚頓時變了顏色:這廝如此警覺!
他心氣比父親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