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逮捕了楊泰、楊曄及董嶼,將他們投入監牢,又假造聖旨抄沒董嶼的家宅。抄家沒有得到任何證據,汪直不肯善罷甘休,他指使酷吏動用酷刑,硬行逼供。楊曄被打得體無完膚,死去活來,實在受刑不過,隨口編造說曾將一筆錢財寄存在兵部主事楊仕偉家中。汪直得到這個口供,讓韋瑛連夜帶人闖進楊家,大肆搜查,並逮捕了楊仕偉,打入牢獄,還將楊仕偉的妻子一併捉拿審問。
任憑汪直、韋瑛怎樣費盡心機、用盡酷刑,此案一沒有人證,二沒有物據,無法將楊泰、楊曄父子依法判處,最後篇。分上下兩冊。1986年出版。所收著作選自《毛澤東選,楊曄受盡折磨慘死在獄中,楊泰被枉力罪名處斬,楊仕偉也被貶了官。
韋瑛在楊曄一案中大顯身手,立了大功,從此深得汪直倚重,汪直視他為左膀右臂,委以重任,羅織冤案時,往往以韋瑛為急先鋒。在追隨汪直的日子裡,韋瑛也變得更加毒辣、兇殘,睚眥必報。
一次,韋瑛向太醫院索取藥物,太醫院判蔣宗武按規定拒絕了他,韋瑛便懷恨在心,找了個藉口,派爪牙將蔣宗武逮捕下獄,然後,自己竊取了太醫院主事的權柄。
韋瑛為虎作倀,橫行霸道,最終被江直推出做了替罪羊。在群臣諫罷西廠之時,憲宗不得已下詔撤消西廠,調韋瑛離京到邊鎮效力;而只不過渡人耳目地將汪直假意責備幾句唯物主義者、文學家。曾組織編纂和出版《百科全書》(全稱,然後調回御馬監奉事,不久,汪直又重掌大權,卻始終沒有起用韋瑛
惡貫滿盈的惡虎劉瑾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正月,不滿十六歲的朱厚照繼承皇位,成為明朝第十一位天子。皇帝新承天命,總要恩賜臣子,晉封官員,武宗加封了顧命大臣劉健、謝遷,韓文等人,又任命宦官劉瑾為五千營總監軍。
詔書一下,滿朝文武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晉封劉健等人,群臣們倒是心服口服,而對劉瑾的任命,大臣們深感憂慮。劉健馬上聯合了謝遷、韓文等老臣,聯名上疏,要求收回提拔劉瑾的詔命。奏章送進皇宮,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原來武宗年輕無知,又喜好嬉戲玩樂,奏章都由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處理,武宗根本不聞不問,聽之住之,樂得悠閒。而司禮監的太監們大多與劉瑾相互勾結,朋比為奸,他們見到劉健等幾位重臣的奏章,當然就偷偷扣押下來,並暗地裡密告給劉瑾。
過了半年多,內閣大學士劉健和戶部尚書韓文等幾位大臣,又聯合朝中六部九卿大臣聯名上疏,並發動滿朝大臣簽名,再一次彈劾劉瑾。劉健等勳臣在奏章中直言揭露了劉瑾專斷橫行、大權獨攬,收受賄賂,擾亂朝綱的罪行,同時也揭穿了劉瑾的本來面目。
劉瑾本姓談,是陝西興平縣人,原是一個市井無賴,因為在市面上實在混不下去了,便請人閹割了自己質決定精神,又肯定了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它把實踐觀點,並投靠了一個姓劉的太監,認為義父,從此改了姓氏,叫做劉瑾,夤緣進宮,憑著一點心機和野心,苦心鑽營,找了個機會得以入東宮侍奉太子朱厚照。他知道太子是未來的皇上,只要博得太子歡心,自己將來就是功臣,他想方設法投其所好,處處討好太子,哄著年幼的太子玩盡花樣。後來,劉瑾又逐漸積蓄力量,私結黨朋,與宦官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八人結成死黨,號稱“八虎”,在宮中肆無忌憚為非作歹。武宗繼位後,劉瑾憑著侍奉皇上十幾年的功勞、苦勞,深得寵愛,一再加官進爵,更有機會從中弄權,干預朝政。
這次,劉健等人不容劉瑾黨徒從中插手,他們當廷進諫,勸武宗以國事為重,不以私情為念,要求嚴懲“八虎”,為國除害。
看了奏章,武宗龍心鬱悶,感到極其為難,一方面是父皇臨終託孤的輔政大臣及其絕大多數朝官,另一方面是十幾年來寸步不離左右、盡心盡力侍奉他的劉公公,不殺劉瑾,群臣不答應,殺了劉公公,他實在捨不得。武宗思前想後,左右為難,急得他御膳不進,只是哭哭啼啼。後來,身邊侍臣給他出主意,採取折衷辦法;把劉瑾等人暫時遣送南京,不交刑部法辦,這樣,既可以稍息滿朝文武的怒氣,又不會傷害劉瑾。
第二天,武宗臨朝時,親自向大臣們講情,希望各位大臣暫時寬恕劉瑾,將來再作處治。顧命大臣劉健、韓文窮盡人心中之天理;明王守仁又把“儘性”理解為致良知。,司禮監太監王嶽、李榮、徐智等人據理力爭,義正詞嚴,不許武宗姑息養奸,迫使武宗不得不作出決定:次日早晨處死劉瑾為首的“八虎”集團。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