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所以說民不與官鬥,這句話說的真好,官官相護,你是鬥不過的,除非你有特殊的本領。像陶潛他就可以去對付毛旭,他知道各類功法,可以悄無聲息的去對付毛旭,不過陶潛卻不想用這種方式,他覺得這些東西都是用來做實事,不是用來做壞事的,再說了,自己何必為了一個小人而降低了自己身份呢。

幾人在山上聊了聊,吳松對著陶潛說道:“實在不行我們另想辦法,我相信我們還餓不死的。”

陶潛給他們說了答應林弱水父親的要求,要在一年之內靠自己的能力在成都三環內買一套房子,大家也計算了一下,如果這荒山慢慢的開發下去,陶潛在成都買房子也不是難事,但現在不知道還能不能繼續。

“我聽說山後面的大渡河要修一座電站,電站的人已經來測量過了,陶潛你這座山的山腳都會被漫過。我看這山腳位置不錯,我們可以利用起來看能不能養一些魚或者鴨子之類的。”吳松在一旁說道。

陶潛這座山緊靠大渡河,後邊是懸崖,不過和旁邊兩座山之間還有一些峽谷連結,如果用堤壩把河裡的水蓄起來,確實要漫過陶潛這座山的山腳好幾米。

如果是那樣的話的確可以用來養魚,只是不知道電站同不同意。但事情還早著呢,沒必要考慮那麼多,等到真要開始修再說。

山上也沒有什麼事,這些天張大山他們都是回家住的,沒有怎麼打理那件茅屋,看著有些殘破了,所以陶潛他們也打算這些日子暫時不住在山上了。

幾人抓了兩隻野兔,打算回去弄兩個菜好好的喝幾杯酒,這麼多天了,幾人沒好好聚聚,雖然現在擔心著荒山的事情,但生活還是要過的。

陶潛回去把兔子打理好讓奶奶幫著一直紅燒起來,然後用另外一隻做了一盤乾煸兔丁和盆跳水兔。

當然,這些東西也不是陶潛奶奶一個人做,畢竟是個老人,陶潛也在旁邊幫著做,主要還是打下手,幫忙燒鍋,端水遞東西什麼的。

看著奶奶在上邊忙,陶潛也在灶門前幫著燒火,把一根根的玉麥杆子折斷了遞進灶裡便,看看火不夠旺,拿起吹火筒往裡邊吹吹氣。

有時候一不小心碰到了灶門前那黑黑的鍋煙麥(鍋底的那一層黑黑的灰,輕輕的揉了揉臉,出來的時候準是一個大花臉。

陶潛也不是一次兩次變成包公了,雖然自己也十分的注意,但陶潛每次還是要把鍋煙麥弄到臉上。

看著奶奶在灶上忙的火熱,陶潛把火燒得旺旺的也對著奶奶說道:“奶奶,你休息一下,我來鏟。”農村裡用的都是大鍋大鏟子,陶潛想一個老年人做飯也很不容易,這麼大的鏟子,鍋裡還有東西,也是要花很大力氣的。

奶奶也沒說什麼,把鏟子遞給陶潛說道:“不要鏟的太快,慢慢鏟,只要不耙鍋(粘在鍋底就行了,我去準備一些調料。”

陶潛於是學著老人家的樣子慢慢的鏟著,時不時的看看灶裡的火燃的怎麼樣了,有時自己也迅速的折幾根玉麥杆子遞進去,然後立馬有去拿著鏟子鏟,這時他才體會到一個人做飯的辛苦,平時都是奶奶一個人做飯,自己從來是飯來張口,沒有體會到做飯也這麼辛苦,心裡也想著以後一定要多幫幫忙,自己也該學學怎麼樣做東西,減輕一下老人家的負擔。

在陶潛走後奶奶又去過一趟鎮上,把陶潛的侄兒給帶回去了,陶潛他們一走,小傢伙就玩不住了,整天都是跟著陶潛和易雲屁股後邊,兩人一離開他便像是失去了夥伴一樣,更讓他覺得無聊的是連小白也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忙活了近一個小時,飯也終於做好了,陶潛把桌子擺上,就在門口叫道:“大炮、魚娃子,過來吃飯了。”

村裡叫人幾乎都這麼叫的,村子本來不大,大聲叫的話村這頭可以喊答應村那頭的人,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會大聲叫山上地裡勞動的人回家吃飯。

張大山和吳松聞訊,過了幾分鐘也跑了過來,自從幾人一起之後,他們就買了不少酒來放在家裡,當然不是街上賣的那一瓶瓶的白酒,而是隔壁村一家老酒坊煮的酒。如果有人問陶潛他們這酒是隔壁村煮的酒好喝還是街上賣的好喝,他們絕對會說是隔壁村煮的好,因為他們去看過釀酒的整個過程,完全是用糧食孃的,不向街上那一瓶瓶的可能是所謂的勾度酒,也就是所謂的慘過水的酒。而且酒裡還飄著糧食的香味。比如包穀酒,裡面就會隱隱有玉米的香味,高粱酒當然有高粱的味道。

陶潛家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很大的酒罈子,以前爺爺在的時候奶奶總是把酒罈子灌得滿滿的,現在陶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