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嚴莊的計謀也得逞了,讓回紇人和李享殘殺到了一起,這樣大大地削弱了回紇人的力量,於是看到這本情景之後,還有南齊雲也回到了中原,同時楊成又派出了嚴莊一同出戰,這樣就可以保證北征草原可以取勝了。
於是就這樣,楊成才回到了長安城,然後開始準備稱帝的事情,此時天下都機會都已經是楊成的了,一時間神策軍治下的百官和眾將士都希望楊成能夠儘快稱帝,讓天下結束戰亂之苦,百姓人心所屬,天下回歸正道。
但是楊成知道此時還不是稱帝的時候,他需要平定整個天下之後再準備稱帝,這時楊成的打算。
楊成知道此時沒有稱帝,他行事很方便,但是一旦稱帝了,那時天下的治理就要形成制度了,同時也不是楊成一個人說了算的了,百官和朝臣都將各司其職,那是皇帝的權利也不是為所欲為了。
這樣的制度是好的,可以限制皇帝,但是此時楊成不想被限制,尤其是天下未定之時,所以楊成打算暫時不稱帝,最起碼要將北方的回紇人打敗,同時將僕固懷恩和史思明打敗,然後再稱帝。
楊成心中還有徵討渤海國和吐蕃王國的計劃,這些地方在楊成的領土觀念中都是中國的領土,所以楊成要將他們全部收復回來,這樣才可以算是完成了統一大業的。
此時,楊成也知道絕對不能在去冒險了,首先是身邊的眾人不願意,同時楊成知道他此時勝負的責任是在是太大了,首先是神策軍眾將士的期望,還有治下官員百姓的期望,這些人都希望楊成能夠稱帝,然後改朝換代,結束征伐,號令天下,進入和平之中,
同時楊成也知道此時他存在的重要性,如果他此時死了,那麼他雖然已經有後人了,但是也絕對成不了神策軍的統領,那是神策軍很可能就陷入分裂之中,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楊成死了,那麼神策軍手握重兵的將領自然是不會干預聽命於非楊成血脈的人,即使聽命於楊成的此時的兒子,但是也只是一個孩童,時間久了不然生起分裂,最後天下大亂將會持續。
楊晨知道,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天下就將再次陷入漫長的征伐之中,受苦的將士最下層的百姓,所以楊成才是決定好好地待在長安城中,指揮神策軍征戰,同時也是穩定天下人心。
第472章回紇人的末日
此時,面對神策軍黑壓壓的大軍,懷仁可汗心中一陣的悲愴,他此時的心中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了,甚至已經徹底絕望了,尤其是面對神策軍如此有備而來的架勢,懷仁可汗就知道自己已經輸了。
而且懷仁可汗清楚他在一開始就被神策軍算計了,所以此時才會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以至於將回紇人帶入了萬劫不復之中,同時懷仁可汗心中草原王的美夢也徹底被神策軍擊打的廢碎。
回紇人此時都和他們的可汗沒有什麼區別了,都是一臉頹敗地看著遠處越來越多的神策軍,看著滿山的神策軍騎兵,這些回紇人心中一陣的悲愴,他們此時就連逃命的力氣都沒有了,更不要說戰鬥了。
此時,回紇人還有三萬人的人馬,但是手中有武器的不到兩萬人,然後還有很多人身上都沒有鎧甲,戰馬此時也都散了,不知道那裡去了,所以很多回紇人此時就是一個普通的牧民,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索性這些回紇人腳下是戰場,到處都是死人,同時地面上也有很多武器和戰馬在嘶鳴,於是此時面對神策軍越來越近,很多回紇人就開始在附近的地面上開始撿取武器,準備戰鬥。
但是這些人雖然手中有了武器,但是此時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戰鬥的鬥志上,都已經喪失了,他們撿取武器只是出於本能,那就是敵人臨近了,他們要戰力了。
此時,南齊雲已經有些等不及了,在他看來此時眼前的這些回紇人就是一群牧民而已,根本就沒有戰鬥力,於是他果斷地下令大軍開始衝鋒,攻殺回紇人的大軍。
隨後,在接到戰鬥的號令之後,隨著戰鬥號角的響起,神策軍的騎兵開始衝殺了,但是面對只有三萬慘軍的回紇人,此時的神策軍十萬大軍根本就不用全部頂上,於是南齊雲只是指揮了其中的五萬人衝殺而已。
為了保證勝利和減少傷亡,南齊雲令身邊的五萬大軍衝殺,結果可想而已,面對神策軍五萬大軍的衝殺。
頓時,地面上就開始劇烈地顫抖了起來,然後就是滿山的黑色騎兵,一匹匹健碩有力的戰馬就開始衝擊了,隨同著它們身上的主人一同衝鋒。
神策軍衝鋒的整形也完全不同於一般的騎兵,此時主流的衝擊整形都是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