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的制約,這些外來入侵者不僅破壞食物鏈,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還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作為全球性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廣泛關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國際組織已制定了關於如何引進外來物種、如何預防、消除、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術性檔案。而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也先後建立了防治外來物種入侵的各種技術準則及指南,並進行了相應的立法,努力加強本國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禦能力及綜合治理能力。
我國加入WTO後,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的機會將大大增加,與此同時,涉及國際貿易及其他交往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勢必將日益突出。
外來物種引進是與外來物種入侵密切聯絡的一個概念。任何生物物種,總是先形成於某一特定地點,隨後透過遷移或引入,逐漸適應遷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環境並逐漸擴大其生存範圍,這一過程即被稱為外來物種的引進(簡稱引種)。
毋庸置疑,正確的行種會增加引種地區生物的多樣性,也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如美國於20世紀初從我國引種大豆,其種植面積從6000多萬畝增加到現在的4億多畝,目前,美國已成為大豆的最大生產國、出口國。就我國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