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那麼多柿子幹啥用啊?”這時候,坐在副駕駛座上的那個賣柿子的就說話了。
“哦,買回去做柿子餅用的,我叫羅蒙,你咋稱呼啊?”羅蒙把心思收了回來。
“我姓項,你喊我老項就行了。”老項全名項衛忠,之前他也聽說過羅蒙,也能認出他來,不過自己畢竟和他沒什麼交集,所以也就沒套這個近乎。
“哦,老項啊,你們家最近這段時間每天能出多少柿子?”
“三五百斤沒問題,你要是要得多,七八百斤也出得來。”柿子長在樹上,早兩天摘還是晚兩天摘,還不是全憑他們自己。
“那每天就先要三百斤,到時候我讓人開車過來運。”
開始這段時間,柿子的貨源肯定是很充足的,後面估計就會有點緊張,羅蒙主要還是想把這個供貨週期拉長一點,不要一窩蜂擠在眼前這幾天。
項衛忠的家在距離水牛鎮三十多分鐘車程以外的一個小鎮上,說是小鎮,其實也就是幾排房子一條小街,比水牛鎮冷清多了。項衛忠他們住在離街道不遠處的一個山腳下,羅蒙站在他們家院子往後山看,紅彤彤的全都是柿子樹。
“你們家這柿子可真夠多的!”
“嘿,當年我爹年輕的時候種的,說是柿子這東西好啊,好種長命不招蟲子,反正啥啥都好,嘿,就是賣不出去,每年我們家都不知道要爛掉多少柿子。”
項衛忠說著就帶羅蒙去了他們家旁邊的一棟老屋,老屋中擺放著一個個木架,木架上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正在脫澀或者已經脫澀的柿子。
項衛忠喊了他老婆過來,兩個人和羅蒙一起,把架子上的柿子一個個往籮筐裡揀,差不多把貨架上的柿子揀了一小半以後,他們又拿出家裡的桿秤,兩人抬著把這些柿子稱了,羅蒙就拿個小本給他們計數。
最後稱出來三百六十多斤柿子,項衛忠說給三百五就好,取個整數,羅蒙也沒推辭,付了錢就把這些柿子往車上搬。
“衛忠啊,這誰啊?上你們家買柿子啊?”他們正忙的時候,院子前面的小路上有個老農扛著鋤頭經過,見那一筐筐紅彤彤的柿子,也過來看究竟了。
“是啊,同根叔你這是要去地裡啊?”項衛忠的老婆面上閃過一絲不愉之色,他們家賣柿子不容易,今年好不容易交上一點好運,生怕再出什麼岔子,在他們這邊,賣不出去柿子的可不止自己一家。
“這柿子賣的多少錢一斤啊?”這個被叫做同根叔的老人不知道是沒看出來人家的不愉快還是怎麼的,也不走,反而問起了他們的交易價。
“一塊錢一斤,怎麼,大爺你們家也有柿子賣啊?”羅蒙知道鄉下人有時候賣點東西確實不容易。
“有啊有啊,你還要啊?”老人很高興的樣子。
“今天不要了,明天如果數量要得多,我就上你們家看看去。”羅蒙說道。
“那好啊!我家就在這條小路過去,那邊的那棟二層樓磚房,我們家一共有一百多棵柿子樹呢,今年都還沒開始賣。哎呦,從咱這邊到永青鎮到水牛鎮,都不近,車費都要不少了,柿子賣得不好,那還得虧本,我本來都不打算要了。”老人一邊把自家房子指給羅蒙看,一邊感嘆道。
“嘿,今年應該是不愁賣,你把柿子整好一點,我往後這些天肯定還得過來收。”羅蒙說著又對項衛忠夫婦倆說道:“要不你們給我留個電話吧,有什麼事聯絡方便。”
“對對,留個電話。”項衛忠的老婆在一旁聽這兩人說話,聽得心裡七上八下的,這會兒見羅蒙跟他們要電話號碼,心裡又踏實多了。
雙方交換了電話號碼,又約定明天要三百斤柿子,然後羅蒙就開車離開了,等他回到水牛鎮上的時候,他們家店面也正停著好幾副擔子呢,都是聽說這裡收柿子,所以才挑過來的。
把這些柿子都收了,羅蒙就先把一車柿子運上了牛王莊,讓陳建華安排人開始做柿餅,還有攝影工作,也交給他了,這丫是玩單反的,羅蒙那個自認效能不錯的卡片機,在人家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之後羅蒙到鎮上幫肖樹林派手工,店面那個收購的牌子也收了,不過還是不斷有人過來問,羅蒙就讓他們留下了聯絡方式,到時候需要的時候再給他們打電話,今天不行了,頭一天做柿子餅,山上已經有好幾百斤柿子了。
這天上午四合院裡的老人們一邊做柿餅,陳建華一邊拍攝照片,等到一套照片拍攝完成,羅蒙和肖樹林也從鎮上回來了,拿上自己昨天晚上拍的關於放涼了的柿餅重新加熱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