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現在又可能添一高中生文老師。
王大舅趕緊讓媳婦兒,去屋子裡把一到四年級的小學舊課本拿出來,遞給葉安誠,並真心笑道:“你們村快有老師,這下子,用可以收下書啦,到時候考初小高小初中,來縣城讀書,曉丫頭六歲剛好。”
甜妹兒咬一口甜棗,小腿肚一晃一晃的。
二碧山楊婆婆,才是真正的高人哩,都知道她奶奶是誰!
平日裡不覺得,從他人口中聽到,立即覺得碧山村是挺神奇,葉爸爸撓頭笑得傻兮兮的,“嘿嘿嘿,都是巧合,都是巧合!白老爺子與夏老爺子,都是退伍軍人,認識很多朋友也不奇怪。”
這還不奇怪!
未免也太巧合啦!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們帶娃娃們去熬點米湯喝,晚上暖身。”王姥爺子忽然發話。
除去甜妹兒,表弟們被大舅媽大舅媽帶走,去後面廚房煮東西。
葉爸爸瞅一眼王姥爺,見他微不可聞點點頭,將從二舅子離開碧山鎮說起,隱去楊神婆以及大災難預示資訊,將詳細情況一一講出來,甚至往嚴重上說。
王大舅皺緊眉頭:
“鎮上連稀飯都喝不起,村裡連米湯喝不起,全都一開始雞鴨魚肉吃完啦?怎麼厲害成這個樣子!”
他知道縣城附近,農村的公共食堂確實浪費不少,倒後來公社及時制止,還下一個‘浪費可恥,批評浪費’類的資訊。以為最近糧食漲價都是這個原因。
可是似乎比他想的還要嚴重得多。
“今年咱們鎮不是大豐收嗎?”王二舅明顯受到催眠的影響。
“哪有什麼好豐收,地裡胡蘿蔔被泡爛,其他村紅薯爛在地裡……但是上報的,咳咳。”葉爸爸苦笑道,“還是咱們村張隊長好,不搞虛的,也不搞面子活,算是過的比鎮上好!”
屋裡裡談論的話題似乎嚴重起來。
王家人都是極其有遠見的人,心裡已經有不少計劃。
葉爸爸再加一句:
“今年收穫不好,明年糧食很有可能減產,甚至——地裡麥子就不容樂觀,還有菜籽……爸大哥二哥你們注意一些。”
“多謝!”
王大舅用力拍拍他肩膀,本來他就準備囤糧食,如今看來得大量囤,趁現在糧食還沒起來。
這兩日去打聽證實後,就偷偷行動起來,這事不宜太遲。
屋子裡很沉悶,直到重重的腳步聲傳來,倆舅媽端著一碗一碗熱湯回來。
“你們這是咋的,瓜子花生不好吃?”
“瞎說八道,咋大老爺們能像你們一樣唧唧歪歪嗎?”
二舅媽接到漢子的暗示,眼睛珠轉兩圈,她目光停留在王姥爺懷裡的外甥女身上打轉,心癢癢,轉頭對比一下自家倆沒心沒肺的臭小子,嫌棄得很。
她清了清嗓子,盡力把聲音放輕:“甜妹兒,你從夏師父那裡學到什麼呀?”嚇得四歲小胖墩把炒瓜子,喂到自己鼻孔裡,媽媽太嚇人,會不會打他屁股?
大舅媽噗嗤一樂,也笑問道:“甜妹兒真乖,跟夏裁縫學東西辛不辛苦呀?”
王姥爺王大舅王二舅全部認真起來,似乎比剛才還認真,差點忘記這個?!
甜妹兒認一個夏裁縫作為師父,對於這點,王家人心裡是不高興的,對王紅霞止不住心疼又憐惜,該想啥法子幫助妹妹她家?
可聽葉爸爸嘴裡說的,夏裁縫不僅僅是裁縫,還是退伍軍人,與白老爺子、縣醫院祝院長是舊友,關戲很好。
所以,甜妹兒認夏裁縫做師父,算好還是不好?
甜妹兒眨一下眼睛,掰著手指頭一一數道:“一點都不辛苦。我有學蹲馬步,金雞獨立,基本拳法,走梅花樁,辨別一百三十多穴道,針灸治胃痛,給驢牛看一點病……差不多就這些啦!”
夏老爺子並不阻止小徒弟,跟親人們提一點皮毛的東西,他的原話是‘啥都不說,憑什麼我要幫小兔崽子的爺爺,瞞著你的吃喝拉撒?!’
但是,葉家人一直以為甜妹兒在學習製衣與讀書數學,他們對夏老頭還挺信任,啥都沒問,甜妹兒也就啥都沒說。
此刻,王家客廳突然安靜,只有懵懂無知的小胖墩們磕瓜子的聲音。
穴道、針灸、拳法、梅花樁……真的不是武俠小人書的故事嗎?
王家人:夏裁縫究竟是個什麼鬼?
葉家人:夏裁縫究竟教給甜妹兒些什麼鬼?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