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人省心。且入席吧。”

李椒這才跟隨李嶼身旁,轉身就近坐下身。李嶼並順帶朝同席而坐於兩側的眾臣拱了拱手,權作見禮。李椒則看似極為天真無邪的衝其對面的咸宜公主笑了下,那模樣,完全不像平日所見之貌。

“陛下,人既已到全,嬪妾便差人上題了,只當助興罷了。”江采蘋抿唇請示眸李隆基,繼而瞟睨侍立於其側的採盈。

李椒一入場即故作無狀的提及關乎薛王叢的事兒,江采蘋為此縱有晃神,但也留意見當採盈看見李椒走進來時,杏眼登時一亮,可當採盈發現李椒入座後,卻同咸宜公主打招呼時,小臉竟變了色。是以,未免惹人側目,江采蘋才急於差遣採盈做點甚麼事,藉以分散注意力。

月兒拉了拉採盈袖襟,採盈狠剜眼對其依是看似視而未見的李椒,悻悻的步向後殿去。眨眼間,二人便挑了盞花燈出來。這盞花燈,由兩個人環抱方可攬住,籠體清素,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寫於宮燈上的兩行涓勁的字——左為,“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右為,“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愛妃這是何意?”李隆基詢向江采蘋。目光中淨是耐人尋味的笑意。

江采蘋頷首:“回陛下,此乃嬪妾寫於宮燈上隱語,權供猜樂。”

後代上元燈會,猜燈謎稱得上是項重頭戲。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不過那時叫做“隱語”。至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一般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故而也稱為“燈虎”,亦叫文虎。但唐時,猜燈謎尚不流行。

見者有份,在席者正作備冥思苦想番之際,早先伺候在江采蘋左右的雲兒、彩兒不知何時竟也挑出了盞宮燈。只見這盞宮燈上卻僅於燈體一面上寫有行字——“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

這回,李隆基還未置疑,卻聞王美人在下出聲道:“哼,賣甚關子?有人賣弄粗鄙不堪的隱語也就作罷,作甚這個還弄少了一半?”

王美人針鋒相對,江采蘋一如前刻,毫未介懷:“陛下,此乃燈聯。嬪妾不才,陛下委以嬪妾籌辦盛典,嬪妾唯恐有負聖望,故才仿照行酒令,擅弄了這則燈聯。只當是應景對場對子。”

正文 第137章 上元節(下)

較之於情趣盎然的猜燈謎,無數膾炙人口的吟燈聯在唐代尚未出現。

據說,史上最早的燈聯,是出自於北宋一個叫賈似道的人之手。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賈府門客中有人摘引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此聯即為我國史上最早的一幅燈聯。此後歷代均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上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上元節增添了節日氣氛,也為賞燈者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所以說,宋朝確實是個人才輩出的朝代。不難想象,數百年以後,唐滅宋興時,該是怎樣的一種史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管是之於某個人而言,亦或是之於一個朝代來講,此理實則通行。

故,今年的上元燈節,江采蘋特命婢子挑出了燈聯,對於在席者來說,著實有點少見多怪的很。不止是燈聯,就連這燈謎,其實亦一樣。

只是江采蘋事先親手硯墨書寫於兩盞宮燈上的燈謎及燈聯,實際上,並非是江采蘋所創。換言之,乃是江采蘋盜版了清朝一代文壇泰斗紀昀和清朝被人尊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張英二人的謎聯。關於紀昀,後人知之甚詳,至於張英、張廷玉父子的能詩善對,估計後世的人知之甚少。

“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即為張英於某年的上元節,一時興起出聯試子,出給其子張廷玉的燈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則是紀昀陪乾隆皇帝賞燈會之時,揮筆寫下的一副燈謎。不過,對於張英所出的燈聯,張廷玉稍思之後。當場就對了副不僅是對仗工整且堪稱妙絕的下聯。而紀昀所出的這副燈謎,當時卻令乾隆皇以及隨駕的眾文武大臣個個抓耳撓腮,冥思苦想良久也未能猜出謎底來,不得已之下,臨末還是紀昀自己揭曉的謎底。

是以,今夜之所以擅用了紀昀、張英父子的謎聯。江采蘋實是另有一番用意在其中。儘管如此,江采蘋惟求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