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西北四五省之地的好機會,可一旦開戰,大清的的疲軟之態一漏。只怕是舉國皆敵啊!
西北的峨羅斯。海上的諸列強。只怕也要摻和進來分一杯羹,這戰事一起,對楊家的大業,是極為有利的,三五年之後,楊家必然會一統,可死傷的人數,就不可估量了。中外一同發難,恐怕之後的局勢,以楊家之力,也不一定能做到橫推無阻。
一旦曠日持久,就是天大的糜爛場景啊!
魏五對局勢的分析不錯,可楊猛與他想的卻不一樣,順而取之,也需要一個名號,既然朝廷撕破了臉,自己也沒必要留手。
與魏五想的差不多。楊猛就是打算開戰了,南疆的試探。讓他的信心暴漲,即使這一戰撂不倒朝廷,楊猛也能將地盤擴大到八至十省。
即使朝廷最終穩住了陣腳,西疆也差不多易主了!打殺了路上的阻礙,自己在雲南召集一軍,怎麼也能逼著朝廷把拉出來的吃下去。
“三爺,四省之地已經讓咱們的管事們,有些捉襟見肘了,再打下新的地盤,人手不足啊!”
岑毓英這話,倒不是勸誡而是實實在在的訴苦,每打下一省之地,要建的武莊田莊無數,開闢新的商號,用人也是無數,統攝各地的政務,經驗足夠的管事,最少也得幾千,一省之地從低到高,但是管事的人數,就有幾萬人。
打下一個底盤要穩穩的控制住,沒有足夠的管事,肯定是不行的,現在的四省之地又在大規模的開礦修路,管事的需求,本就有些不濟,再佔地盤,人手也是個大問題。
讓新人去充數,只怕越管越亂,抽調四省的老管事,只怕四省的好多東西都要受到莫大的影響。雖說已經在對兩廣、甘陝等省滲透了,可如今對人才的需求,也是楊家的一個瓶頸。
“唉……”
拍了一下額頭,魏五也是感嘆自己失招了,這事兒其實好辦,只是自己過於關注了,一句人才不足,就能打掉楊老三的狠心。
“哦……那你需要多少人?”
這是實情,由不得楊猛胡作非為,沒有足夠的管事,仗打了也是白打,萬一便宜了西北的峨羅斯,就悔不當初了。
“大略估算,一省五萬,五省之地二十五萬是最低的了!”
“你手裡有多少合用的?”
“湊一湊,一兩萬還是有的,要是把礦場和修路的營生停了,可湊足一省所需!”
“算了吧!哪頭輕哪頭重我還是分的清的,開礦修路是大事兒,萬萬不可耽誤。
魏先生,你那邊……”
擴張的速度太快導致人手不足,楊猛可以想象的到,這就是魏五的營生了,明湖書院就是為這個開的,瞧他那意思,也算是得意了。
“明湖書院正在擴大規模,到手的三省之地,已經開設了分院,一年五萬,三年之內五十萬底層管事,咱們那邊沒問題!”
哭窮,不是現在該乾的事情,魏五也是有什麼說什麼,兩三年之後,才是楊家發力的時機,現在時機不到,強辦,只會誤事兒!
“媽的!便宜這幫王八蛋了,這事兒你們給老子記著,老子的心裡記恨的東西,可都是記在驢打滾的賬簿上,到時候一併清算就是了!”
岑毓英沒聽明白楊猛話裡的意思,可魏五聽明白了,這位可是個記仇的主兒,只怕滿蒙一系……
“三爺,莫忘了理教的和睦共處!”
“記著呢!不為敵好說,一旦呲牙,就不是我的事兒了,別讓老子找到藉口,找到了藉口,再毒的事情,老子也辦的出來!
魏先生,您記住嘍,這是亂世,消亡幾個族群,後世之人說不出什麼來的!
等世道安定了,人口只會越來越多,不差千百萬人的!”
魏五算計的東西,和楊猛算計的不同,這就是文化的差異,這些就屬於不可調和的矛盾,身為謀臣,接受的了還好說,接受不了,只能硬扛了。
“唉……我知道了,明湖書院是不會悖著三爺的意思,教導學生的!”
沒想到朝堂的一份諭令,招致了楊老三莫大的殺機,楊老三的謀算被朝廷打亂了,這楊老三也是個犟種,硬是不變通,非要硬上老路,這對朝廷和百姓來說可不是什麼幸事。
但話說回來,這禍患只是留給朝廷的,對四省的百姓來說,這卻是好事兒,楊家的地盤越大,步子也就越安穩,若是有了**省之地,楊家這艘大船,就很難翻覆了。
只要給楊老三時間,不用太多,十年之內,就是鐵打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