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天皇早就宣佈要靜養,誰來了都不見。
有事啊,那就找天后好了!
至於太子……
抱歉!
太子是個孝順的孩子,對天后的決定只有完全支援的份。
什麼?外戚干政?
武氏的人可沒有哪個掛著參知政事的銜好吧!
哪來的外戚干政?!
這場*一直到次年五月才平息,期間大部分世家出身,且兵分透過科考晉升的官員都被貶到了基層。而不少年過六旬的官員直接被天后強制退休了。
為此,吳詡還頒佈了大唐第一部《勞工法》,規定無論官吏還是匠人,年過六旬就必須退休,由國家根據你工作這麼多年說作出的貢獻平定等級,享受相應的退休福利。
這是後話。
卻說,從吳詡下旨清掃官場毒瘤以來,不少世家門閥的氣焰著實被狠挫了一下,都開始韜光養晦,不敢輕舉妄動。
隨著各大世家在朝的子弟紛紛落馬,大家也算看明白了天后在針對什麼了。
如盧氏、範氏這幾家朝中早已無人的大世家,反而感到輕鬆了。
跟天后作對,無異於自尋死路。
要想家族繼續興旺,還不如老老實實讀書考科舉呢!
盧氏、範氏等世家的安分守己,果然贏得了天后的青睞,在別的世家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這兩家的子弟反而受到了天后的稱讚,還被准許免考進入京師大學堂學習。
有了這盧範兩家的榜樣在前,不少原本暗中反天后的世家都倒戈了。
二十一娘、二十二孃乃至周國公府上,每天都能接到無數拜帖,這些訪客來訪的目的只有一個:咱向天後投降了,求放過!!
吳詡不是個容易心軟的人,但她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
許敬宗這個老狐狸給她遞了一個收拾世家的梯子,她沒有放過。
現在最大的幾個世家已經被她折騰的只剩苟延殘喘了,打死了就過了。而她新捧的崔氏、盧氏和範氏也不是好相與的,捧過了可就有回到老路上去了,倒不如趁現在放著這個幾家爭霸的局面,正好讓她佔便宜!
天后娘子剛打算結束‘整風行動’,周國公府上就傳來喜訊:國公夫人楊氏生下一個小郎君。
吳詡不禁大喜,立命兵部給遠在南都練兵的武大郎傳信。
天后娘子心情一好,就痛快地表示,官場清洗行動到此結束。
簡直是普大喜奔啊!
為此,新生的小武郎君幾乎要被人頂禮膜拜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包子叫什麼名字好呢……
第374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 06
“叫武承嗣?”李賢乍聽給小武郎君取的這個名字;就愣了一下。
“這是大兄(指武敏之)的意思?”
吳詡聞言,喝茶的動作微微頓了一下;隨即點點頭道:“你大兄不日就回長安了。”
小大郎一出生;吳詡就命人給在南都練兵的武敏之傳信了,結果武大郎表示他那邊的公務比較重要;個人私事且放一邊。
吳詡當時接了武敏之的回信,頗有一種無語的感覺;但想想長安這邊周國公府裡的情況;吳詡也覺得武敏之的行為完全可以理解。
不是武大郎不愛自己的的孩子;完全是因為這個孩子所帶來的一串麻煩事;把武敏之初那點初為人父的喜悅之情給全部磨沒了……
吳詡不由嘆了一口氣。
她家武大郎今年也不過二十多歲而已;卻要承受這偌大的壓力;實在不容易啊!
李賢在旁看著自家阿孃的臉色;大概也猜到了她在煩惱什麼,便道:“阿孃也不必煩惱,那楊氏到底還沒出月子,武家的那些表哥表弟們也不好上門,至於賀蘭氏嘛……”
說到這裡,少年不由冷笑:“大兄跟賀蘭家早就一刀兩斷了,還有什麼交情可攀!”
吳詡見他家二郎倒是看得清楚,不由丟開了滿腹愁緒,懶得去揣測楊氏會不會跟武氏或者賀蘭氏的人勾結什麼的破事,又說起小大郎的名字來。
“叫承嗣挺不錯的,可比你阿爹取的那幾個好聽……”說到取名字,吳詡忍不住又要嘲笑一下李小九的品味。
當年給大郎取了個‘太上老君’,給三娘取了個‘觀世音菩薩’,小四郎最悲慘,叫‘蛋兒’……
好容易武敏之有兒子了,李小九又興致勃勃想給小大郎賜名。
什麼‘阿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