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江湖人物。那兩個傢伙雖然沒有帶著武器,但看起來身手很不錯的樣子。
遇到這樣地事情之後,畢小青才想到要去問問總督大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寧河鎮的工地上出現來歷不明的江湖人物。這條訊息現在連曾曼那裡都沒有拿到,而是透過總督府內部的渠道傳到葉韜手裡的。總督府下的世家子弟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各自家族都會著力讓自家子弟有比較好的條件,有比較好的仕途表現。這些世家子弟身邊都有負責伺候的家丁之類地人物,而用這些人來送信,顯然要比利用朝廷原有的驛傳系統來的快。
畢小青雖然緊張,但葉韜卻並不覺得什麼。江湖人物來到寧河鎮,必然有著他們的目地,必然有著值得他們來這裡的原因。這些原因裡有多少和運河有關。這才是葉韜想知道的。江湖人物才不會貿然和朝廷作對。哪怕天下第一高手,恐怕也不會找個總督殺了玩玩來證明自己武功有多高強。寬慰了畢小青幾句之後,葉韜就吩咐朝寶善堂遞拜帖,秘密召見總督府派駐寧河鎮地幾個關鍵官員。
畢小青對於這樣的吩咐絕無二話。他雖然擔心葉韜的貴全,但他知道,除了他帶來的侍衛之外。還有其他人在關注著葉韜的安全。
果然,在葉韜還在友善地問店小二寧河鎮上有沒有什麼有點特色的酒樓好讓他們一行去事用來到寧河鎮的第一個晚飯的時候,先前給葉韜報信的那位官員就來了。這個叫韓東地傢伙雖然同樣是世家子弟,但卻沒有像其他一些人那樣走葉韜地門路先佔好了位置再說,而是透過了那個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來說相當可怕的考試。韓家和高振一系的官員走得很近,但韓家歷史悠久,對高家那樣幾代裡就冒出來的家族不太感冒,而韓東透過考試到運河總督府下任職,說不定也算是韓家拓展自己關係網的一個嘗試。葉韜原本也沒將韓東太當一回事。後來還是在豐恣地提醒和堅持下,將韓東安排在寧河鎮獨當一面,也算是投桃報李了。而韓東的表現,在諸多初來乍到沒什麼經驗地世家子弟官員中間,著實讓人眼睛一亮。
寧河鎮原來的縣令是個對於經濟事務瞭解不多的讀書人,對於韓東的一些做法很不理解,有意無意間設定了很多障礙。結果。韓東和家裡人溝通了一下之後,走了點關係將那傢伙召回丹陽述職。之後會讓他升個半級,到其他地方去當官。而如此一來,寧河鎮在新的縣令到任
前,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由韓東說了算。由於韓東做事相當爽辣,尤其是在運河工程上佈置得井井有條,減少了當地徭役的徵發而偏向於使用要給報酬的僱用民夫的方式,噹噹地許多老百姓得到了好處,這個臨時的地方父母官倒是當得有滿有味。
在葉韜包下的那個小院子裡,韓東有些惶急地對葉韜說:“大人,您來的不是時候,現在寧河鎮實在有些亂。請恕下官無理,要是大人還不是很累的話,最好馬上就走。寧河鎮至少要鬧騰上那麼一陣子了。”
葉韜皺了皺眉頭,說:“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你原先寫信給我,說是有江湖人物而已,現在怎麼了?”
韓東嘆道:“給您的那封信發出去之後的第三天,有人彙報縣尉,說是在城南的一處庫房有些異常,氣味極為難聞,似乎是屍腐氣。縣尉去看了之後,發現庫房裡的死者是鎮上監獄的典獄。這典獄是在河道上那兩個江湖人物現形的那天就告病的,似乎想要離開寧河鎮的樣子。
想到卻死在了庫房裡。卑職這才明白過來,那兩個江湖人物恐怕不是顧忌著寧河鎮追索他們,而是因為做完了要做的事情了。後來我又給大人寫了封信匯報此事,不過,今天忽然大人你出現在寧河鎮,卑職才明白,這信恐怕是錯過了。”
韓東嘆了口氣,繼續解釋道:“卑職這些天都在想方設法調查之前的事情,想一窺事情的來龍去脈。沒想到,馬上寧河鎮就陸陸續續來了不少江湖人物。例是有不少東平本地的大門派的人來找我,按著規矩讓我行方便,這才讓我從他們嘴裡得知了一些沾息。”
“事情要追述到去年夏天。一個深受重傷地江湖人物來到了寧河鎮。由於那個人來歷不明,寶善堂樂家沒有收治那人。後來,那人就落腳在城西的一家小道觀裡。那人不肯透露來歷,縣今大人查問了幾次,那傢伙都沒透露來歷,就下今將那傢伙收在大牢裡。雖然這傢伙不是因為什麼查明的罪下獄的,但典獄也不可能對那傢伙有什麼特別照碩,就放在一個單人牢房裡,除了飯菜不會少之外。其他當然就說不上了。那傢伙就死在了牢裡。而這個人,就是所有事情的起因了。”
原來這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