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6部分

所以,裡海艦隊的戰船在出現在阿斯特拉罕城外的時候,第一天就直接突破了陳漢戰艦的阻撓進入了裡海,然後炮轟阿斯特拉罕。

以至於陳漢方面不得不把更多戰船緊急的調往阿斯特拉罕。

陳威已經習慣了在戰鬥打響之後,副官滿面春風地跑來向他報告可喜的戰果。可是在這場戰鬥裡,卻是進攻/突擊/反擊失敗的訊息頻頻傳來,各部接二連三地請求增援。

若是像以前的歷次戰役那樣對西班牙,陳威也就把預備隊派出去增援了。但是此時此刻,他卻舉棋不定,猶豫再三了。對於潘昶等派增援部隊的請求,他好多次都遲遲未予答覆,只是踱來踱去的沉思。好不容易下定決心了派出預備隊,很快就又改變主意了。在他心目中,這場戰鬥已經不是出動預備隊就能贏下來的戰鬥了。

俄國人的勇氣和韌勁,在這場戰鬥裡表現的無與倫比。

陳威也沒有像往常那樣在作戰期間遷移自己的指揮所,更沒有深入前線觀察戰況。

不是他變得怯懦了,而是那樣做的危險性太大。作為這場戰鬥的總指揮,他的人身安全關係著整個戰事,關係著十幾萬將士的性命。

整個對俄作戰的總參謀長沈世英倒是上過一次前線,結果已經有二十年沒受過傷的沈上將是走著上前線,躺著被抬回來的。

昨天夜裡,陳威還跟他討論這場戰鬥的前景。

現在他問道:“老沈,前面的情況怎樣?”

“是不是應該把禁衛一師派上去?”

“別,千萬別,別把這支精銳給毀掉了!”

禁衛一師是皇帝的心尖寶貝,可別浪費在一次次的防禦和衝擊上。

在沈世英親臨前線的這一段時間裡,他就親眼看到了俄軍一次又一次地向國防軍陣地發起猛攻,而守軍也一次次的向俄軍發起反衝鋒。前線士兵傷亡慘重,能堅持作戰的人數越來越少,但他們還是英勇地擊退了俄軍的一次次進攻。

以國防軍為主體,七汗國的步騎兵做附庸的模式,在這場戰鬥中贏來了最大的考驗。七汗國的軍隊現在是越來越弱,他們被嚴峻的傷亡和殘酷的戰鬥給嚇住了。

不管是步騎兵,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都是一日不如一日。這也讓國防軍不得不承擔起更大的負擔來。

沈世英之所以受傷,是因為對面的俄軍糾集起了至少兩千士兵,以滿天星辰一般的散亂陣型向著國防軍一段陣地發起第四次衝鋒的時候,沈世英被一顆流彈打中了大腿。

不過這是沈世英自找的。

俄軍衝鋒的時候,守軍當然是以密集的火力去阻擊他們,但俄軍士兵在槍林彈雨中表現出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上下官兵則全然不顧巨大的犧牲,踏著戰友的屍體,一步步向陣地逼近。

沈世英雖然處在敵人的位置上,卻也不能不稱讚他們一聲好樣的。然後他主動的向前移動了自己的觀察位置,他是參謀長麼,對於軍隊的戰鬥意志、戰鬥勇氣是很關注的,他想更真實的瞭解一下俄軍,這對日後他估算俄軍的戰爭實力有著一定的幫助。

沈世英的年齡已經不小了。當初在美洲第二次打西班牙的時候,他還正當壯年,而現在他已經是花甲老人了。這一場戰鬥後,沈世英就要退出一線的指揮崗位了,總參謀長的位置就是給他預備的。

還有魏寶成、陳威這些人,也都要退居二線了。

他們這一波中年紀最小的潘昶會接替魏寶成的位置,然後大量的軍中新銳就開始更新換代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那就是如此。

而就阿斯特拉罕這整場戰役上看,沈世英的受傷自然是一個意外,可也是戰爭的轉折點。自從沈世英受傷之後,俄軍的攻勢就一日比一日下挫,反倒是裡海艦隊的戰船在伏爾加河口處跟陳漢方面的裡海水師是大打出手。

陳威判定出俄軍力量已經耗盡,現在就是他轉守為攻的時候。然後就是俄國人的防線上一片血雨腥風了。

但是俄軍的防線修築的也很有質量,想要從正面衝擊這條防線,那是要有著很大的犧牲做準備的。

而且必須切斷俄國人便利的水上運輸,從俄軍後方源源不斷地運到的後勤補給,會給陳威的反擊作戰帶來巨大的威脅。而且控制了伏爾加河後,國防軍也可以從後方包抄俄軍,切斷他們的陸路通道,最後就是不打也能把他們給困死。

現在陳威向陳鳴求援了,一是需要更多的兵力,哪怕是七汗國的軍隊;二是需要更多的戰船,要想盡快的拿下這一戰,又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