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5部分

濟實力更差。

當戰爭爆發之後,差勁的經濟還會拖累軍事方面,最終讓有著一流軍事實力的奧斯曼帝國變成了一個二流國家的戰鬥力。

賽利姆想起當初自己在俄羅斯人面前受到的屈辱就憤怒的攥緊了拳頭。

所以,他才不會對韋島天方教民的遭遇抱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呢。跟中奧之間的利益相比,這裡的這點事兒就是一個屁。當然,隊伍裡屬於教團和禁衛軍一派的人絕不止米爾扎一個,這些人是不會放過這個話題的。這裡發生的事情還會以最快的速度被他們傳回國內。

賽利姆不在乎。

當他站在國家層次的利益上,把韋島褪去了天方的這層外衣之後,所有人都可以順理成章的認可這件事的天經地義。

沒有強大的實力就不要去妄想自身的獨立和自由。

以中國眼下的實力,要揉搓小小的韋島那不是合情合理嗎?

印度的莫臥兒帝國,阿克巴大帝也是真神的忠實信徒,可現在的莫臥兒皇帝呢?或許你們會說印度的王公更多地還是信奉印度教。那麼南洋這塊地區呢?

被葡萄牙人、荷蘭人闖進來並先後佔領的馬六甲和東印度群島,之前就沒有真神信徒的鮮血在流淌嗎?

一句話,奧斯曼國內的一切**都是一個簡單的理由。

那根本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利益。

中國人的進入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會不願意。而之前在伊斯坦布林挑起的聲浪,只是藉口。

早就把信仰這個事兒看得清楚了的賽利姆怎麼會因為韋島上幾個土鱉阿嗡的設計就就範了呢?

歐洲人還都信奉天主呢,那不一樣打的狗腦子都出來了?

要說英法俄這幾國還有信仰不同之說,那麼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鬥爭,法國人在義大利佔據的利益,那個是純粹的一派人了。

一個合格的外交官,就要始終將自己的屁股坐到國家利益的層次上來,信仰什麼的都是浮雲。遮眼的浮雲,你抹不掉這層浮雲,在外交生涯中被信仰所左右,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外交官。

奧斯曼船隊很快就離開了韋島沙璜港,在他們一行抵到新加坡的時候,韋島發生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南洋。同時中國和東方各國更詳細的一些情報也賽利姆他們清楚瞭解。

在行駛的過程中,他們看到過一支西向的中國艦隊,當時賽利姆還猜測這支艦隊是不是要前往班達亞齊,震懾亞齊人的。現在他才知道自己想多了,那支艦隊那裡是去招唿亞齊人的啊,那是去打緬甸的。

在中國的支援和協助下,暹羅和緬甸開戰了。

同時向緬甸宣戰的還有琅勃拉邦和永珍,以及金邊。但這三個國家完全是漲聲勢打醬油的,總共才派出了一萬人的步兵,裝備還差離的一逼。

暹羅國的部隊集中在自己的西北方清邁府一線。對於之外的一千多里兩國邊境線視若不見,因為暹羅與緬甸的兩國分割線很大程度上都是依照山林大河,是天然分割線。

就比如那馬來半島北端暹羅灣那一段,十分狹窄的一段【克拉地峽】,橫幅只有一百五六十里寬,卻是兩家分吃開來,誰也無法兼併誰。那就是因為那段橫幅狹窄的地域里根本無法用兵。那當中卡著一座丹那沙林山脈,崎嶇難行,是兩邊天然的分割線。

緬甸和暹羅誰也沒辦法吃掉誰。

而苦逼的暹羅,溝通吞武裡和宋卡之間最狹窄的橫幅只有窄窄的二十里。但高山險阻,暹羅人就是無發向西擴進一步。

所以暹羅的軍隊主力集中在清邁,而水面作戰有著絕對優勢的中國南洋水師就開始調集兵力前往靜海,途徑會在太過的吉普島落腳。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襲擾攻佔緬甸的整個沿海地區。

在賽利姆他們的船隊還飄在錫蘭來韋島的海路上的時候,中國水師艦隊已經襲擊了緬甸的仰光、毛淡棉等多個港口。

賽利姆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很吃驚,他可是知道中國人對西班牙人的戰爭還在進行中。中國人剛剛組建了一支幾萬人的部隊遠征北美,現在又拉起暹羅來打緬甸,這真的是挺瘋狂的。

那緬甸怎麼說都是一個強盛的國家,萬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亞就更不需要多說了。

賽利姆用手繪製了一副中國的地域圖,他將整個北美的西海岸都染成紅色,然後是整個東印度群島,這裡早晚也會是中國人的。

“還有朝鮮。”

副使穆斯塔法雷斯特木邁德吉拿過賽利姆手中的筆,把朝鮮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