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少銀少,最後又少黃金麼。而且作為整個東方的霸主,中國的銅幣通行四面八方,整個大中華文化圈的國家都在用著中國的銅幣。古時候‘錢荒’,可不是老百姓傾家蕩產一個字也沒有了,而是市面上沒有貨幣了。這個貨幣也不僅僅是銅錢,有時候還有白銀。
復漢軍鑄造銀幣,利潤很大,地方上的一些不法之徒立刻就瞅到了其中豐厚的利潤,但是他們沒有大型的水力壓幣機。很快的一些人就把目光投到了銅幣上,一開始陳漢的銅幣也是按照老式的銅鉛錫合金,但很快地方上就查出了好幾起偽幣大案。就是感覺到了壓力,鑄幣局才想到了銅鐵合金,而且造出來的貨幣質感頗佳。
復漢軍依靠著自己鐵料上的便易和相對先進的技術,是遏制住了銅幣範疇裡的假幣行為。讓諸多的不法之徒,假銅幣造的越多,賠得越多。因為他們要造幣,用的都是母錢翻砂法。作偽者一般又僅雕刻一枚母錢,而不是整箱的翻砂模,翻鑄出來的錢幣厚薄因變形而不同。且翻砂法造出的鑄錢從砂模中取出的錢幣毛坯往往成樹形,需要加工打磨。翻鑄出來的錢幣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時旋轉打光,錢幣邊上留下的銼痕並不成直線狀,而成弧線形,與錢邊平行,作偽者銼毛坯時只知道反覆銼磨,使錢邊光滑就行了,形成錢邊的銼痕雜亂無章,或者呈直線狀,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但這種法子全都不能用在復漢軍的銅幣上,因為復漢軍的銅幣是銅板,而不是孔方兄。
而且機器壓的跟人工打磨的,有著太明顯的區別了。
現在陳漢需要面對的假幣案,全集中在金銀幣上了。那就是新的鬥爭了。
七月裡,剛剛成立的《昭通日報》上發表了鄭恩署名的一篇文章,文中就以官員軍隊的薪俸支出為重點,議論著此事影響之惡劣。可惜昭通日報的影響力太小了,這篇文章在社會上並沒引起什麼大的轟動!鄭恩倒是因此而進入了一個人的眼簾。
而在昭通府內部,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大罵鄭恩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不在其位偏謀其政’。
……
一樣是七月,sh南京、福州、寧波、廈門、廣州等等,無數人的目光更多是集中在東方的琉球國,東南水師東進琉球,毫不費力的將薩摩藩駐守在琉球的各島的一二百士兵給送入了戰俘營,然後一度兵臨大隅海峽。雖然最終還是退去了,並沒有真正的兵臨鹿兒島,更沒有殺進鹿兒島灣,而且退兵時還把之前在琉球俘虜的一百出頭的薩摩藩士兵留在了種子島上。至於還差的數目,那就是都已經死掉的人了。但是無數艘戰船浮海而來,把大海都給遮蔽的一幕被所有看到東南艦隊的rb人宣講的沸沸揚揚!
得到訊息的島津重豪如踩到了尾巴的老鼠,直接坐船,就從江戶灣跑回了鹿兒島。
那個時候復漢軍的東南水師早就退了。只是東南水師雖然將種子島和屋久島都歸還給了薩摩藩了,可至關重要的奄美大島,卻被東南水師牢牢地控制著自己的手中。
島津重豪立刻派出家臣前往交通,還沒有等那家臣說出索要奄美大島的話,就被東南水師告知奄美大島乃是屬於琉球王國的土地,今後控制這裡的將是琉球王國。
島津重豪恨不得吐出一口血來。他在自己的庭院裡豎起一張畫著中國地圖的靶子,每天都拿弓箭來射。因為奄美大島盛產黑糖,也就是紅糖,那是薩摩藩最重要的財源之一。
島津重豪另一邊還派出人跑到江戶去哭喊,一百多年來從未有過這般溫順的向德川幕府表明自己是rb的一員,是幕府將軍治下的大名啊,將軍大人要給薩摩做主啊……(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層樓
日本人現在也沒有做出一個利索的決斷,陳鳴覺得德川家治可能被他嚇住了。
蝦夷人也是能立國的。
要是蝦夷人真的在陳漢的支援下立國了,日本的麻煩就大了。那都不是天皇改號,九州改名這樣的‘小事’了,而是讓日本真正的承受了實質上的巨大損失,而不再是尊嚴上的折辱。
但是能給日本增添這麼多的麻煩,陳鳴內心裡覺得好開心啊。他隨即就下令唐飛鵬在日本準備人手,著手招募大批的日本窮困武士,些日本武士將在臺灣進行一段熱帶氣候和雨林作戰的適應訓練,然後給派去南洋,對付馬來、婆羅洲上那些不知死活的土著。
陳鳴會給他們配置很好的武備,燧發槍、武士刀、手榴彈,給他們相比較日本國內優渥很多的物質待遇,就要把日本人養做一打手。而且還會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