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短兩年裡就恢復了大半元氣。他們自己的糧油鋪都要關門乾淨了,卻每月都在加大自家名下水力磨坊的數量,大批的米麵食油被他們源源不斷地送到百貨商店。

不知不覺的,周家已經從產銷一體,變成了眼下的近乎只產不銷了。

隨著商業的繁榮,金圓券就越來越頻繁的被這些大商人所接受,後又因為金圓券是不標記,毀了就真的毀了,很多高額交易的商賈為了保險起見,就開始謀求在他們的眼中與銀票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支票了。

中華銀行、商貿銀行開示的支票,有著陳漢朝廷給他們背書,可信度是大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大額貿易頻生的各大貿易口岸,如英法的東印度公司,都已經在商貿銀行開辦的貴賓賬戶。

“紙幣,發行紙幣。”

財政問題壓力山大的時候,陳惠就曾這樣對陳鳴說過。他從陳鳴和羅東尼兩個渠道瞭解到了什麼叫紙幣,陳惠看來,“金圓券與紙幣有何區別?如果擔心流通問題,完全可以綁上百貨商店……”

……

蕭樓跟船隨行一直到彭澤,後者是整個九江範圍內,經濟民生最墊底的一個縣。

沒辦法,誰讓彭澤山多地少,人多地少呢。即使他們靠著長江水道。

“彭澤全縣兩萬四千戶,接近十四萬人,這個數字比起德化【府城】要少的很多很多。”蕭樓張嘴說出了兩個數字,陳鳴豎起耳朵聽著,十四萬人,這何止比起德化少啊。比起當初的魯山也沒啥優勢啊。“因為整個彭澤只有二十四萬畝農田。其中三萬五千畝還是旱地。”

“也就是說平均起來每人兩畝地都不夠的嘍?”

蕭樓沒有回答,而是說道:“彭澤從前年到今年,光從軍入伍的青壯就有四千人。十七八、九的年輕人幾乎是走光了。”民生也就可見一番,雖然彭澤素有“七省扼塞,贛北大門”之稱。

“再說,就算百姓人均兩畝地,納糧之後,生老病死都要靠這兩畝地,也絕對不現實。”

“下官聽說,今年湖北大治鐵礦還有安徽一個叫馬鞍山的地方,都要大規模開採。又因為勞改營數量不足,需要招募大量的人工。下官懇求殿下,讓兩地礦場分出一些指標來彭澤。”彭澤倒是走了不少小年輕,可二十來歲三十歲的壯勞力還有不少。

“那可是礦山,開礦挖礦是會要人命的,有了死傷,你就不怕自己被埋怨?”勞改營已經不夠使了,再要大規模的開發礦產,就必須用招工了,這對於復漢軍又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可是鋼鐵這玩意兒,你不發展又不行。

甭管是軍功田莊,還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是農閒時多,農忙時少。想要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在未來工業時代衝擊的大潮中,早日走出農田,就必須讓老百姓們幹活掙錢,讓他們真真切切的賺到錢。

這種事兒不能靠老百姓的自發,天知道有幾個人願意忙活,那未免太浪費勞動力了。而且你也不知道老百姓們會去幹什麼啊?

這就只能由政府隱秘的引導。

用陳鳴的視角看,最簡單的法子就是政府和民間都開辦很多工廠作坊,也不需要太專業的技能,再一個就是擴大技校的福改變,讓老百姓們在農閒之餘透過勞動來掙到真金白銀。可這短期內根本不現實。

中國的財富隱藏在民間,民間的資本不運動起來,只靠政府,只靠現在的陳漢,那是扯淡。

陳漢現在是個大大的叢集,不再是小塊彈丸之地,幹什麼事情都要從整體考慮,不能頭疼了醫頭,腳痛了醫腳。

整個南方雖然是中國的精華之地,但是如彭澤這樣的地方肯定還有很多。況且彭澤這裡已經夠幸運的了,他們臨著長江,有水運之利。當年兔子們早期的根據地,那才叫一個窮呢。

陳鳴應允了蕭樓的請求,雖然離開彭澤的時候他心情有點小沉重,但蕭樓這個名字是深深地記在他腦子裡了。

“如果我們發行紙幣,朝廷或許可以再設立一個百貨商店。”

“要求在這個百貨商店裡購買貨物的‘錢’,不能是金銀銅子,只能是紙幣。”

“這種紙幣可以用金銀去兌換,也可以到公立的廠子裡做工。”

“商店裡的貨物要比外面的價格便宜一些,要防止有人投機倒把。所以除了紙幣外還要有發票,像糧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煙票、鐵票等等,配量的發放給工人。”陳鳴腦洞大開。

“勞動才有發票。後勤部還有工商署體系中的一些商家,也可以給他們一定的發票數,但這些發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