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丈夫、好爸爸。兩人領了結婚證後,很自然地和公婆住在了一起。

簡寧跟婆婆真正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以後發現,婆婆對軍的愛有些超乎自己的想象。早晨會熬他愛喝的小米粥,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飯桌上,婆婆總是把好吃的菜拉到軍跟前,不斷地給他夾菜,好像他是需要人照顧的小孩子一樣,對簡寧卻有點兒視而不見。婆婆似乎還有意無意地防著簡寧,彷彿她和她的兒子之間有著無數簡寧不能知道的秘密。

簡寧對丈夫說起這些事,丈夫就笑,說一直以來媽媽就是這樣照顧他的,已經習慣了,母子之間根本就沒什麼秘密。簡寧聽他這麼說,也沒說什麼,心想母親疼兒子也不是壞事。

但是2008年春天發生的一件事情,讓簡寧對婆婆改變了看法。軍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車禍,小腿骨折,需要做手術,還要住院三個月。做手術的時候,婆婆不住地哭,簡寧怕婆婆哭壞了身子,就不停地勸她。誰知婆婆聽了很生氣,說:“因為他不是你兒子!”一下子簡寧的委屈全部湧上心頭,脫口而出:“他是我丈夫啊,也是我的親人啊!”婆婆卻冷冷地說:“在這個家裡,你不過是個外人!”簡寧一時間萬箭穿心,如果不是想到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她就這麼一走了之,再也不要看眼前這個女人一眼。其實,“外人”的話,日常生活中簡寧不止一次地聽到婆婆在說且總是有意無意地告訴軍:“只有娘真正心疼你,外人靠不住。”這讓簡寧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兒,自己到底算什麼?

手術後的丈夫躺在病床上,簡寧看在眼裡疼在心上,走上前去握住丈夫的手。婆婆從後面撲過來,將簡寧推向一邊,兒子長兒子短地叫。簡寧孤零零地站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

本來丈夫的單位派了人來護理他,但是婆婆卻硬讓人家走了,她說只有她親自照顧兒子才放心。簡寧跟婆婆說:“還是我來吧,我照顧他也方便些。”婆婆一聽就急了,說:“我是他媽,有什麼不方便的?”

簡寧站在婆婆的身後,那一刻,她問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是我丈夫嗎?在這個家庭裡,我到底是什麼位置?我還是這家中的一分子嗎?

解 語 兒 媳

由於生長環境的原因,現在大多數老人都有種強烈的傳統家族觀念,相比而言思想更是比較保守,因為她們一般出生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思想很大程度上受長輩和時代因素的影響。兒子成了一個優秀的人,是母親含辛茹苦的結果,也是一個母親的驕傲和將來生活的所有依靠,所以這些需要兒媳的理解。

首先,簡寧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婆婆是無私地愛著你的丈夫的,一個母親愛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這一點跟你沒有任何衝突,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簡寧應該欣慰,你的丈夫能夠擁有這種深沉的無私的母愛。

婆婆不把兒媳當自己人看,也有一定的原因。兒媳跟婆婆原本是毫無關係的兩個人,因為一個既是兒子又是丈夫的男人,才使兩個無關的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要想兒媳和婆婆這樣兩個原本陌生的人之間產生感情,也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來相互接受。隨著婆媳之間的日漸交心,婆婆會慢慢放棄這種“外人”的想法,接受兒媳是“自己人”的事實。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難入婆婆法眼的兒媳(2)

簡寧的婆婆把簡寧當做“外人”的時候,實際上有一種潛在的不安全感,一種在沒有自己照顧的情況下,她的兒子是否能夠如意隨心。如果簡寧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讓婆婆慢慢發現,自己能夠和她一樣把她們共同愛著的這個男人照顧好,那麼婆婆就會漸漸地產生安全感,以後即便在心理上還認為簡寧是“外人”,也會覺得把兒子交給這個“外人”可以放心。

對於簡寧來說,不妨和婆婆好好談一下,讓婆婆知道自己對丈夫的愛並不會妨礙她對兒子的愛,讓她明白自己不是來跟她搶兒子的,而是跟她一樣來愛她的兒子的。雖然簡寧和丈夫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因為月老那根線牢牢地牽著,簡寧對於軍來說就不是“外人”了,而是“愛人”,那個在情感上與自己融為一體的人,是以後要同舟共濟、攜手一生的人。曉之以理,身為女人的婆婆就會慢慢放棄對兒媳的偏見和戒心。婆婆有了這種心理,還會將在兒子身上體現的母愛,分到兒媳身上去。

如果婆婆固執地認為簡寧是“外人”,簡寧也要能夠釋懷,儘量不要把婆婆的“外人”之說放在心上,只要你的丈夫對你好,夫妻恩愛,在婆婆眼裡是不是“外人”也就無所謂了,關鍵是自己能夠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萬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