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汗上當了,那個乙先生是中原叛徒,他之所以扶持於你,實則是為了報私仇,不然又如何給你出的這般注意,去佔領大唐州縣?那李世民可是好惹的?頡利可汗的失敗就在眼前,你還來觸這虎鬚?”
他是根據乙先生常年蒙面,身份詭秘,其本身又是漢人,弟子也是漢人,必是為掩藏其在唐朝的身份,而其又助突厥攻唐,必然與大唐有仇,加之年紀不小,當是隋末中原的一位風雲人物。
阿史那薄布聞言一怔,自從八年前這個蒙面人出現在他的面前,以武功智謀幫其從本部落中脫穎而出,直至被奉為小可汗,到如今的帶兵出征,他向來是對其言聽計從,從未想過自己有被利用之嫌。
他也曾詢問過乙先生的家事,而乙先生自說是隋朝故舊,與大唐有不共戴天之仇,便不再細談自己的身世,阿史那薄布便也就作罷,畢竟從中原投靠他們的將軍、王爺自隋唐以來,比比皆是。
“我知他是隋朝貴族,不得已才投奔我突厥,若說他為復仇,又能怎樣?咱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也非是他哄騙於我。”阿史那薄布聰明機警,自不會上當。
李承訓也就是這麼一說,沒指望一語便可離間二人,聞言笑道:“那好,咱們走吧!”說著,他便手上用力,將薄布不由自主地拉了起來。
“哎呦,”阿史那薄布吃痛,心中更自驚懼,出口喝道:“若在這裡,萬事好說,若是出得營門,薄布寧死不從!”
“嘿,真有骨氣?我點了你的穴道,看你如何?”李承訓知道若要壓服這聰明的突厥小可汗並不容易,連嚇帶唬的便要動手。
“李先生且慢,”阿史那薄布見他躍躍欲試,立時口氣一緩,“我乃突厥小可汗,若與你回唐營,於族人無法交代,如此大辱,寧遠死去,那時你依然達不到息止兵戈的目的,不如咱們便在這裡商議出共贏之策,如何?”
李承訓見他一臉的焦躁,知道自己也拿捏得差不多了,既然對方服軟,他何不就坡下驢,開始談判,若拖延到子時,薛家兄弟發起攻擊,一切怕是悔之晚矣。
“好吧,看你也是心意堅決,既然如此,咱們便在這裡談談,是你先說,還是我先說?”李承訓故作遲疑,似乎勉強下定決心,說完之後,重新落座。
阿史那薄布手腕被其牽引著,也只得隨著他席地而坐在帥案之前,“還是李駙馬先說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鋒芒
見阿史那薄布妥協,李承訓這才說出了一個看似中立的方案,“也好,說實話,如果青龍峽內外的唐軍做困獸之鬥,發起攻擊,你這幾萬突厥兵士,也活不了幾個,不如咱們雙方就此收兵,你立刻帶著你的人迴歸塞外,從此不再犯邊。”
“那倒也未必,”阿史那薄布接言道:“現在你我雙方的兵力都集中在青龍峽龍頭區域,而我們掌控的是各處要隘,你們若想攻擊過來,是不能的,相反,我們隨時可以衝殺出去斬殺你們。”阿史那薄布說的也是實情,否則李承訓也不至於冒險來此了。
“薄布小可汗,看來你沒有多少誠意啊,你熟知漢史,當知三國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吧,其實現在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我軍,無論你承認與否,事實便是如此,我也沒空與你糾纏下去,總之,就是一句話,是否同意同時撤兵?”
李承訓臉色一沉,他並不接續對方的話題,因為強辯誰的實力強已經沒有意義,他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救出最多的唐軍,就算放薄布這隻老虎歸山,也是在所不惜。
阿史那薄布早有退兵之心,方才爭辯,只是想在談判中搶勢,卻仍然被對方強力打壓下去,心知與李承訓對智對勇,都不是明智的選擇,終於,他靜心了,真正開始謀劃他的後路了。
“李將軍,其實你知本王心意,現在真是騎虎難下,若能就此撤兵塞外,本王是毫不猶豫的,只是如今雙方戰事焦灼,想撤怕是撤不脫啊!”阿史那薄布一臉無奈,倒是見得幾分真情。
“明白,小可汗是擔心若是你方先撤兵,咱們唐軍在背後掩殺,那可就全軍覆沒了。”李承訓一語道破對方心結。
“正是如此!”阿史那薄布這時倒是快人快語,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了。
“可咱們大唐將士辛苦才打下的龍牙隘口,也不能再吐出來,萬一小可汗食言,那咱們上哪裡說理去?”李承訓先擺明了立場,卻話鋒一轉,“但在下有個折中的辦法,小可汗不知可否斟酌。”
“請講!”
“咱們雙方同時撤出青龍峽,小可汗帶人從龍睛走龍尾直接撤到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