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已拜長孫皇后為義母,被封為安平郡主,因此李世民有此一說。
“請陛下息怒,臣非是貪心,實是情難自禁,還望陛下成全。”李承訓見皇帝一臉嚴峻,趕緊補充道。
“哈哈哈,”李世民突然縱聲長笑,“我說你小子準回來求婚,讓朕也給你和無憂賜婚。”
聞聽此言,李承訓心中一鬆,“陛下神機妙算!”
李世民看來興致頗高,繼續說道:“可是皇后卻說你會拒絕與汝南公主婚事,因你只愛無憂一人,看來是皇后看錯了你呀!”
“陛下!“李承訓恭敬地道,“皇后沒有看錯臣,臣目前確是只愛無憂一人。”
“哦?那是朕錯了?”李世民面色一整,沉聲道。
“不,陛下也未錯,大丈夫立世,三妻四妾算不得什麼,陛下賜婚是對臣的肯定與賞識,臣是真心高興。”李承訓這番說辭是早就計劃好了的,因此張口便來。
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算是平常,從法制倫理來講是男權社會對女權的欺詐,可是咱們細細想來,其實這也是社會發展至此的必然結果。
那個時候社會醫療水平極其低下,很多孩子出生後得不到很好的照顧,被奪去生命,而若想保證人丁興旺,便只能多娶妻生子,這與動物界,一頭雄性動物,會擁有多頭雌性動物,或者整個部落的雌性動物,是一個道理。
因此,直到英國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科技日益發達後,這種一夫多妻制才算真正的消亡,因為它已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朕就知道你李無名奸猾,說說,為何朕與皇后都未錯?說的好,朕不罪你,說不好,朕便要治你個欺君罔上之罪,到時可別怪朕悔婚,說不得還要你再入天牢。你不是要與兄弟們同甘共苦嗎?朕成全你。”李世民臉拉得老長,語氣不善。
李承訓雖然算定皇帝並不是真的生氣,可看這氣場,也是心中不拖底,畢竟天威難測,沒準皇帝還真要他再吃些苦頭,因此不得不小心應對。
“陛下,人是重情感的動物,臣與無憂日久生情,因此只愛她一人,因此皇后說的沒錯,”李承訓說完,稍停了一下,見李世民沒有表情,才繼續說道:“而陛下說臣要想享齊人之福,正中臣的心事,因此也未錯,臣只是斗膽懇請陛下,也將安平郡主下嫁給臣,不正是應了皇帝的猜測嗎?”
“好吧!”李世民面色和藹,意味深長地道:“朕便效仿堯帝,讓你享受“皇英”之福,希望你能安心在帝都生活,也算朕對你的一些補償。”
中國古代傳說中,堯帝有兩個女兒,也稱“皇英”。長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為妻。
李承訓聞言,神色一正,立即大禮參拜,“謝陛下恩典,無名……無名參見父皇。”
“父皇”二字一出口,李承訓和李世民心中都是一震,心中百感交集,滋味各自不同。
“快起來吧!”李世民此時已離開皇座,走到他的身旁,伸手托住他雙臂,把他扶了起來。
不知何時起,李世民在接見李承訓的時候,已不帶侍衛了,即便他深知李承訓身賦百獸拳,還有天生神力,如果近距離動手,自己絕無倖免,但他篤定李承訓不是這種人,也不會這樣做。
李世民閱人無數,確信李承訓要報仇一定會揭竿而起用軍隊改朝換代,但絕不會用行刺這種令世人鄙夷的做法,況且,他自始至終都感覺李承訓對自己的仇恨並不強烈。
而李承訓心裡也的確已沒了推翻大唐的念頭,只想脫離朝廷安穩度日,同時去挖掘那十二生肖扳指的秘密,以瞭解自己能穿越來此的根本原因。
可以說,雖然他們對對方的期望,訴求都各不相同,但顯然都有一種默契,那就是“你好,我也好。”
接下來的談話是輕鬆而愉快的,李承訓委婉的表示希望儘快與汝南公主和安平郡主大婚。
李世民則說已讓欽天監選擇吉日,一旦吉日選定,立刻開始準備,但李承訓可以於月底先入住駙馬府以籌備婚禮事宜。
期間他們又提到宋管家等人的去留問題,李承訓還特意提到上午已看過宋管家,並把宋管家的意願說了出來。
李世民微思片刻,說道:“小翠和童錢本是宮人,便賜予駙馬,繼續服侍你們,宋管家是當世豪俠,當時情勢危急忙,也是請他保護你,如今賊首伏誅,他的去留要他自作主張,既然他想
第八十八章 酒逢知己
李承訓代宋管家謝恩之後,又把話題引到碧桃身上,並希望能去監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