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想還有這等……這等際遇,可見楊相眼光之準,隨手點撥,即是人才,下官實在是佩服的緊啊……”
他這話到是說的滴水不漏,雖說他官階比郎中還要低上一些,但品評起兩位同僚來,卻也無人覺著不對,畢竟是皇帝近臣還有著一個世襲渠遠伯的虛爵,如此說話也是恰當,這裡不但保了徐郎中幾句,還著實恭維了老相爺一下,真可謂是玲瓏剔透的心思,楊感只是微微一笑,但那位郎中聽了,心中自是對這位李大人感激莫名的……
趙石聽到李師雄幾個字卻是心中一動,和尚的兒子?這才往那位郎中身上看去,詩詞他聽不出好壞,更不明其中意境,笑話雖然好聽,但唯獨他沒有笑,在他來說多少悽慘之事都經過了。什麼笑話在他耳朵裡也就失去了本來應有的效果,到是這些大臣們的答對很是引他注意,他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神態都好像充滿了秘密……
這時李師雄的名字傳入耳際,他想到的卻是和尚地死訊還沒有告訴他,轉念一想,也就放了下來,人死如燈滅。又何必讓活人煩惱?
景帝李玄謹此時也是心情大好,撫掌笑了幾聲,微微擺手道:“都說經一事而長一智,但知易行難,律己更是不易,雖是趣事,又有些……但能從中得益,這才是難能可貴之處。你退下吧,以後用心做事,用心為官,只要做到不虧於心,也就不用怕其他什麼……”
徐郎中這時卻是高興的眼眶微紅。半晌才道:“謝陛下教誨,臣定謹記於心,不敢或忘……”
“下一位該是誰了?”李玄謹興致高昂,眼睛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對於這些平日講究正身正己,威嚴持禮的大臣們能有什麼尷尬的趣事卻是更為的期待,如不是身為帝王,時刻都要保持著自己的威嚴和君王氣度,這個時候估計臉上已經樂開了花兒的,不過此時卻也是在心裡大讚自己英明,這個趙石果然如自己所說,很有些奇思妙想。這等有趣之事還真虧他想的出來。
既然已經有人搶先,還得了好處,眾人都是官場沉浮日久之人,自然知道方才這位郎中大人算是得了大大地彩頭,日後升遷已在預料之中了,心中好笑之餘,卻是用心思索起什麼事算得上尷尬,卻又能發人警醒了。
這時楊感微微躬身。清朗中帶著些慵懶的聲音響起。“老臣想好了一首新詞,請陛下。諸位大人品評。”
景帝李玄謹虛扶了一下,喜道:“誰不知楊愛卿文章華美,渾然天成,心中更有千般錦繡,詩詞冠於朝野,快快吟來,讓朕聽聽。”
眾人也都不自禁豎起了耳朵,楊感早年,文聲鵲起之時,當真可謂是驚採絕豔,大秦不作第二人想的,如今為政日久,卻是少有詩詞傳諸於外了,今日御前賦詞,能與聞其間,何其幸也?
不想這時卻有人笑道:“楊相且慢。”
眾人看去,卻是兵部尚書李承乾,他笑著先是躬身一禮,接著才又笑道:“楊相之文名我等盡知,有楊相珠玉在前,我等豈不是都羞於獻拙,未戰而敗了嗎?”
他這話看似恭維,又合情合理,但在場諸人哪個不是精明到骨子裡的人物兒,樞密院與兵部之爭向來曲折瑣碎,以往楊感德高望重,坐鎮樞密,兵部很難爭鋒,但如今心新皇登基,氣象不同,楊感又已年邁,精力大不如前,有同門下平章事的重任在肩,樞密院的許多事便也無力顧及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位老相爺即便是榮寵不衰,過上個幾年,也該是退位讓賢的時候了,再加上如今兵部尚書李承乾是皇帝寵臣,擺出這麼一副模樣出來,並不只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地位,而是要在說,兵部如今和樞密院地份量已經等同。
本來還很輕鬆的氣氛,一下便沉默了下來,景帝李玄謹的臉色卻也不見異樣,更增諸人聯想,這一刻,所有人的呼吸都好像變細了許多,也許這時只要皇帝一句話,以後朝堂上將又是另一番局面的了。
那邊參知政事,兼任戶部尚書地李圃卻是臉色陰沉了下來,他和楊感同殿為臣已有多年,佩服楊感才幹為人的同時,也很是看不慣李承乾這難看的吃相,微微動了一下腳步,就想上前說話。
但此時楊感眼光波動了一下,之後卻只剩下了雲淡風輕之色,微笑道:“陛下,老臣老了,到真是不如李大人想的周到,不過老臣這些年已經疏於文事,卻當不得李大人盛讚地,也罷,老臣就再想想,若是輸了,有什麼事才是老臣這一輩子最覺難以啟齒的……”
這算是退了一步,眾人總算將一口氣撥出,不過心中卻都多了一份兒心事,這之後,若是老相爺真的老了,這朝堂之上,該如何